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别的一次是暮年跟会稽太守刘柳的清谈:自尔嫠居会稽,家中莫不严厉。太守刘柳闻其名,请与谈议。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脩整带造于别榻。道韫风味高迈,叙致清雅,先及家事,慷慨流涟,徐酬问旨,词理无滞。柳退而叹曰:“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令民气形俱服。”道韫亦云:“亲从凋亡,始遇此士,听其所问,殊开人胸府。”

《世说新语·贤媛》还记录了有关陶母的一个小故事,申明她不但聪明并且品德高贵,做人很有原则: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未若柳絮因风起

从这两条看来,这位许太太的确是料事如神。许太太的故事让我们想起诸葛亮的太太,传闻这位诸葛太太长得也很丑,一头黄毛,皮肤又黑,是诸葛亮好朋友黄承彦的女儿,以是当时有谚语说:“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这个丑女却聪明得不得了,帮了诸葛亮很多忙,乃至有人说连诸葛亮的兵法都是这位太太教的,木牛流马也是这位太太造的。这些大抵是齐东别史,太夸大了,但她必定也像许太太一样,是一名聪明而有见地的女子,或许的确帮诸葛亮出过很多好主张。

“坩鲊”不是甚么贵重东西,但陶母以为是“官物”,不是陶侃本身掏钱买的,是以叫使者带归去退给陶侃,并且写信责备他,说,你如许做,对我没有好处,反而让我替你担忧。“非此母不生此子”,有如许的母亲,才会教养出如许好的儿子。如果明天官员们的母亲都能像陶母如许有原则,中国大抵就会少些赃官贪吏了吧。

《世说新语·贤媛》第六则说到一个长得不标致却非常聪明的女子: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觉得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成心,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恭敬。

王浑与妇钟氏共坐,见武子从庭过,浑欣然谓妇曰:“生儿如此,足慰人意。”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如此。”

聪明而有见地的女子在阿谁期间还真很多,陶侃的妈妈是另一名。上面这个故事见于《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则:陶公少有弘愿,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着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觉得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嘉话。”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佳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