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中国哲学简史 > 第19章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2)

第19章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2)[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齐物论》里还说:“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公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竞。”“无竟”是得道的人所住之境。如许的人不但有对于“一”的知识,并且已经实际体验到“一”。这类体验就是住于“无竟”的经历。他已经忘了事物的统统辨别,乃至忘了他本身糊口中的统统辨别。他的经历中只要浑沌的“一”,他就糊口在此中。

这里有一个题目:一小我如何变成如许的至人?要答复这个题目,就要阐发《庄子》的第二篇《齐物论》。在《清闲游》里,庄子会商了两个层次的幸运;在《齐物论》里,他会商了两个层次的知识。我们的阐发,且从第一个层次即较低的层次开端。在本书讲名家的一章里,我们说过,惠施和庄子有某些类似。在《齐物论》中庄子会商的较低层次的知识,正与惠施“十事”中的知识相似。

这个分歧,有些道家的人看得很清楚。他们用“忘”字表达其体例的诀窍,这是很有深意的。贤人并不是保持原始的无知状况的人。他们有一个期间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做出各种辨别,只是厥后健忘了它们。他们与原始的无知的人之间辨别很大,就和英勇的人与落空知觉而不害怕的人之间的辨别一样大。

以诗的说话描述,如许的人就是“乘六合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他真恰是独立的人,以是他的幸运是绝对的。

庄子在另一方面,以为是、非的观点都是每人各自建立在本身的有限的观点上。统统这些观点都是相对的。《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成,方不成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事物永久在窜改,并且有很多方面。以是对于同一事物能够有很多观点。只要我们如许说,就是假定有一个站得更高的观点。如果我们接管了这个假定,就没有需求本身来决定孰是孰非。这个论证本身就说了然题目,无需另做解释。

人们若如许各按本身的片面观点辩论,既没法得出最后的结论,也没法决定哪一面真是真非。《齐物论》说:“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这就是说:借使我跟你辩,你胜了我,我不堪你,这就能证明你的定见必然精确吗?我胜了你,你不堪我,这就能证明我的定见必然精确吗?或者你我中间,有一小我的定见是精确的,或者都是精确的,或者都是不精确的,我跟你都不能决定。叫谁决定呢?叫跟你的定见不异的人来决定,既然跟你的定见不异,如何能决定?叫跟我的定见不异的人来决定,既然跟我的定见不异,如何能决定?叫跟你、我的定见都分歧的人来决定,既然跟你、我的定见都分歧,如何能决定?叫跟你、我的定见都同的人来决定,既然跟你、我的定见都同,如何能决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