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 > 《大学》

《大学》[第2页/共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译文】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③;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如保赤子④。”心诚求之,虽不中⑤,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原文】

出产财产有个生要原则:出产财产的人多,消耗财产的人少,办理财产的人勤奋,利用财产的人迟缓,那么财产天然常常充盈。仁爱之人用布施百姓的体例来完美品德,生长本身;不仁爱的人用捐躯品德的体例来剥削财产,增加财产。向来就没有在上位的人喜好仁义,而鄙人位的人却不喜好道义这类环境;也向来没有臣民爱好道义而国事半途而废的,也向来没有臣民爱好道义而国库财产竞不属于国度统统的。

九.释“修身齐家”

【译文】

【注释】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①,如好好色②;此之谓自谦③。故君子必慎其独也④。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⑤,掩其不善,而著其善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⑧,故君子必诚其意。

③修:涵养。修其身:尽力进步本身的品德涵养。

物有本末①,事有始终,知所前后,则近道矣。

【译文】

切磋事物的道理、规律才气获得真知;有了丰富的知识才气使意念诚笃;有了诚笃的意念才气使思惟端方;端方思惟,才气进步本身的品德涵养;进步了本身的品德涵养,才气整治好家;整治好家才气管理好国,管理好国才气使天下承平。

《诗经》说:“周文王仪表堂堂,端庄谦逊,他光亮的美德令人们无不尊敬、敬佩。”作为国君,他的言行举止要做到仁爱;作为属臣,他的言行兴止要做到恭敬;作为后代,他的言行举止要显现孝敬;作为父亲,他的言行举止要表现慈爱;与国人来往他应当做到死取信义。

【原文】

【原文】

①国:仆从社会中诸侯统治的处所叫“国”。

④敖惰:指本身所轻视和怠慢的人。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①,不与同中国②。此谓“唯仁报酬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③;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④,菑必逮夫身⑤。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⑥。

【译文】

【原文】

⑤菑:同“灾”,灾害。逮:到,及。夫(fú):助词,此。

③一人:指君主。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敬爱而辟焉①,之其所贱恶而辟焉②,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③,之其所敖惰而辟焉④。故好而知其恶⑤,恶而知其美者⑥,天下鲜矣⑦!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成以齐其家。

【译文】

《尚书·康诰》中说:“唯有天命没有通例。”这里说统治者向善就会获得天命;统治者不善就会丧失天命。《楚书》中说:“楚国没有甚么用来作为宝贝的,只把为善当作宝贝。”舅犯说:“逃亡在外的人,没有甚么用来作为宝贝的,只要把酷爱亲人当作宝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