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14章 蒙古入侵

第14章 蒙古入侵[第2页/共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杨廷和望向王巧儿,见她正用墨斗核计铜料配比,袖口墨渍染成暗褐,好似火铳炸膛的血痕。那些墨斗线绳上缠着铁锚会的「工」字暗号。「陛下,」他缓声道,「老臣建议在军火局下设「铜料辨验所」,令巧儿女人编《铜料火试图谱》,凡铜料必验成色——如此,可断外流之路。」

朱厚照嘲笑,指尖叩击燧发装配的铜制扳机——这枚扳机铸自佛郎机炮残片,内侧刻着极小的「林」字。「十斤废铜换一匹良马,好买卖啊。」他转向张忠,龙袍下摆扫过御案下的暗格,那边藏着林夏的《南明史》,册页间夹着「火器改进记要」。「去查弘治朝工部废铜流向,特别是李贤经手的那笔。」

远处传来五更梆子声,乾清宫方向腾起灿烂烟花。王巧儿望向紫禁城,见东暖殿的烛火仍亮如白天,映出两小我影——一个戴着铁锚形耳坠,一个袖口闪着火铳微光。她俄然想起《天工开物》序言里的话:「工者,天下之局势也。」或许,这个除夕,就是局势初起之时。

雪粒子扑在「火德开新运」的春联上,「运」字走之底被风吹得卷边,像极了红衣大炮的炮口。王巧儿握紧铜角尺,在炮管刻下最后一道螺旋纹——这一次,每一寸铜料都将刻上匠人的庄严,每一道火漆印都将成为内贼的桎梏,而她手中的火铳,终将让劫夺者明白:大明的废铜,也能铸成他们永久没法穿透的壁垒。

刘娘娘俄然开口:「本宫让人在暖炉袋里缝了火漆块,」她指了指王巧儿腰间,锦缎暖炉袋上绣着藐小的锚纹,「暖炉烧热便可取漆封印,比去库房领漆快三倍。」她望向窗外的雪景,琉璃瓦上的积雪被宫灯染成暗红,像极了红衣大炮的朱漆。「蒙前人想要我们的铜,先过本宫这道火漆关。」

乾清宫东暖殿内,刘娘娘对着永乐朝西洋进贡的琉璃镜蹙眉,镜背铸的波斯文「光亮」字样在烛火下若隐若现。她将工部密档「弘治十七年李贤贪墨废铜」折成纸船,投入鎏金香炉——炉中燃烧的不但是密档,另有客岁中秋朱厚照犒赏的「火德星君」香饼。「八千斤废铜,能铸多少火铳?」她赤金炮坠轻晃,映出案头未封的《匠户考成草案》,内里夹着她昨夜用朱砂讲明的「分籍而治」计划。

子时将至,王巧儿回到废窑厂。新铸的红衣大炮在炉中暗红如炭,炮身上「尚工监」火漆印泛着微光,与她铜簪上的铁锚纹相映成趣。她摸出刘娘娘送的锦袜,内里掉出半块蜜枣和火漆块,蜜渍在纸条上晕开暖色:「已着张忠封了大同私铜路,巧儿放心验铜。」纸条后背另有行小字:「炮成之日,本宫亲来挂红。」

正德元年腊月廿九,紫禁城表里张挂起明黄幡幔,乾清宫东暖殿檐下的冰棱被彩灯映成红色,恍若一串串凝固的火焰。朱厚照盯着案头边报,探马密报上「虏人携火铳,形制类我朝旧器」的笔迹被朱砂圈了三重,旁注草率批着:「铳身杂纹,疑熔铜钱为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