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死去的人竟能活过来】[第2页/共4页]
正要走,曹不韪俄然想起一事,道:“彦之,传闻温大人从北郊行宫回京了,你可传闻啊?”
明德帝为何欣喜?
广田隶胥,广隶为“康”。三阡一陌可看作三横一竖,是个“王”字。河谷欠收,谷欠分解个“欲”,加上末句的白王之“皇”,便是“康王欲皇”四个字。
一个一点都不起眼的木匣子。
恰是明德皇历的最后一年的最后一季。
齐昱高深莫测地笑了笑,“朕只是以后想到,贤王前去能顺带摸索一下敌情,也挺不错。若真是康王……”他抬手摸摸下巴,目中掠过一丝滑头,“朕也想看看他们亲兄弟到底能不能打起来。”
誉王虽聪明,可毕竟幼年,齐昱如此说了,他也不甚明白。大殿上的风缓缓吹过,他禁不住咳了两声,又向齐昱告罪。
誉王还是忍不住问:“皇兄明知九龙锦之事,亦有康王之嫌,又为何恰好要让贤哥哥去淮南?若真让他见到康王,岂不两相难堪?”
――两年来供职内史府,费经心力成为起居舍人,就为看到这册实录,却没想到……现在呈在他面前的,仅仅只要这么一句话。
――若他记得没有错,当时老秦走出工部的时候,手上便抱着一个长条形木匣子。
拂晓的微光中,保卫模糊看清了男人清秀的脸,和庄严板正的神容。
府前廊子上只点着盏夜灯,尚无人在职。温彦之提了袍摆走进府内,悄悄在属于本身的那张桌案上点亮了烛灯,便拿着这烛灯缓缓上了二楼。
夜雨后的氛围潮湿,带着丝缕闷热,将重重殿宇染上暗淡的光彩。偶尔些许宫人挑着长灯,低头垂眸从温彦之中间仓促行过。
誉王笑着点点头,“大要上好似借官府隶胥剥削百姓之事,演说朝廷无所作为,实则这四句话的用字略略一拼集,却更有文章。”
“哟,温舍人,”保卫向那沙青色官袍的人打过号召,便将乾元门旁的侧门略略翻开,“本日上工早?”
在他的影象中,秦文树并不是一个贪污纳贿的小人,远远不是。老秦是他的恩师,待他如亲人。
曹不韪对劲地点点头,“很好很好,彦之这干劲,非常好啊。”李掌事也非常欣喜地看着温彦之。
――明德十九年的十一月,工部产生了甚么?
温彦之目光一闪,霍然站起家来。
他三人既是良师高徒,亦是忘年好友。
明德十八年,温彦之在殿试中一举夺魁,被明德帝御笔点到工部作郎中。在他的头顶上,工部侍郎方知桐待人谦恭有礼,一手工笔划作齐绝,尚书大人秦文树更是修浚缮葺之能人,更善提点后生。
这两年查阅无数记录,温彦之能够必定,这便是秦家满门抄斩之前,秦文树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十一月初七,献古画,帝欣喜。
当时他刚好和工部主事从外而来,遇见老秦,还向他讨那木匣子来看:“老秦得了甚么了不得的东西?哪朝的名画?都给我们开开眼罢。”
誉王垂下眼,“皇兄您继位两年不足,贤哥哥明帮暗助、走动朝臣皆是为您,站在哪边,您内心尚比臣弟清楚。他与康王毕竟乃一母同胞,血浓于水,若康王现在真的活着,且暗害卷土重来,您此番……岂不是将他的亲弟弟送去让他拿住,以勒迫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