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张居正 > 第四回 魏侍郎惊听连环计 冯公公潜访学士府

第四回 魏侍郎惊听连环计 冯公公潜访学士府[第2页/共1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晓得是熏制的,湖南的熏肉也算是名产,但烟气太重,老夫并不喜好吃,你店里这个熏猪头,却颇合老夫口味。”

“啊!”张居正大吃一惊,赶紧起家相迎。因刚才自家人发言,书房里只秉了一根蜡烛,光芒暗淡看不清来者,这会儿书童点亮那盏八角小巧宫灯。在雪亮灯光下,只见冯保一身青布道袍学究打扮,头上那顶叫人望而生畏的刚叉帽也换成一顶儒雅可亲的程子巾。他朝张居正一揖,深沉一笑说:“张先生,冯某冒昧来访,还望包涵。”

吏部左侍郎魏学曾早就在门口迎候,并一起走进高拱宽广敞亮的值房。这魏学曾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为人道格朴重,有口偶然,敢作敢为,曾出抚山西、辽东等省,很有政绩,在宦海上素有“魏大炮”之称。不管是脾气还是办事精干风格,魏学曾都深得高拱赏识,是以拔擢他来担负本身的帮手,主持吏部平常政务。却说两人在值房坐定,魏学曾扼要地把这十几天来吏部事件陈述一遍。高拱向来大事小事都牵肠挂肚,固然罢休让魏学曾措置部务,凡是事却又必须向他汇报明白。这会儿魏学曾杂七杂八说了一大堆,高拱不厌其烦听得细心,碰到含混处,还要插话问个子午卯酉。魏学曾说毕,高拱问:

“元辅既公开给他,他哪有不敢拿的?”

张居正“哦”了一声,一股思乡之情不由油但是生。张居正的先祖一向能够追溯到元朝末年的张关保。张关保是安徽凤阳人,与明太祖是同亲,明太祖起事时,张关保也跟着当了一个兵士,厥后在大将军徐达的麾下当了一名下级军官。明朝立国之初,明太祖论功行赏,把张关保封了一个归州长宁所世袭千户,也就入了湖广的军籍。明朝的军籍,不管兵士和官长,都是世袭的。张关保在史册上没有留下甚么功劳,身后葬在宜都。张关保有一个曾孙,叫张诚,因是次子,不能享用世袭的尊荣,是以从归州迁到江陵,这个张诚便是张居正的曾祖。小时候,张居正曾跟着祖父张镇前去宜都祭扫过一次祖茔,自那今后四十年畴昔了,张居正再没有去过宜都。前年,他曾给宜都县令许印峰写过一信,说过“远祖孤茔,辱看重扫拂”的话。殷殷孝心,只能托处所官来完成了。张居正自嘉靖三十三年那次病休回家闲居了三年,至今已有十六年再没有回过江陵,也没有见过父母双亲大人了。固然常有手札来往,但都城离江陵毕竟有三千里之遥。关山隔绝,亲情难觅,不要说侍汤奉药,乃至像祭祖如许的大事,本身也得空插手。想到这一层,张居正心下怏怏,因而说道:

“谁?”

张居正听了又不吭声。张府上高低下,从家属到仆婢,统共有百十号人,这么多人吃喝开消,提及来也是一个无底洞。单靠张居正一小我的俸禄,必定是不敷的。偶然候,皇上也分外给一点夸奖,但毕竟有限。京官的大部分支出,都靠弟子或各处所官员的贡献。恰好张居正不喜运营,平常要好的仕官朋友送点礼金杂物来,客气一番,半推半就,还是收下了。如果一些想讨情升官的人走他的门道儿,十有八九会碰上一鼻子灰。张居正游历宦海,想做经邦济世的伟业,是以毫不肯在人前落下甚么把柄。是以,他的经济总也没不足裕的时候。为了节流开支,偶然也想淘汰仆人,但抬轿的轿夫、侍弄园子的花匠、做饭的厨师、照顾幼儿的奶妈、外院的书童、内院的丫环,仿佛一个也淘汰不得。官做到这个位置,需求的场面还是要讲的。在这么一个两难的景况下,张居普通常捉襟见肘,是以最怕谈的就是这个“钱”字儿。幸亏游七是个无能人,因为他的筹划,家中总没有弄到入不敷出、山穷水尽的境地。偶然候,张居正也传闻游七背着他收一些处所官员的礼金,免不了要峻厉地怒斥几句,但也没有往深处究查。毕竟这么大一个家,统统的用度开支还得靠他保持。并且,没有他的点头,数量稍大的礼金,游七也决不敢私行做主的,这一点张居正内心稀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