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玉蟾楼密议掏墙法 夫人庙乞讨护身符[第1页/共9页]
颠末这段插曲,冯保、梁梦龙等对妙尼的不凡功力已是坚信不疑。冯保昂首看了看中天的明月,脑海中又浮出张四维、张鲸等人阴阳怪气的神采,不免忧心忡忡,便指着梁梦龙问妙尼:
秋菱眼圈儿一红,低头不语,妙尼叹口气,又道:“秋菱,你故乡可在德州?”
王篆欣然若失,半晌才问:“听人说,教员父曾赐人护身符,能够趋吉避凶,不知可否赐给鄙人一个。”
“如何掏墙?”
妙尼是听到前院传来的打情骂俏声而有感而发的。徐爵接过话茬儿说:“教员父说的是。外院那些俏才子,平常都娇滴滴的,线疙瘩挨着都喊痛。实在,她们又有几个生了好命?话又说返来,她们命好也不吃这碗饭了。”
“真是高人,鄙人服了。”王篆赞叹。
“你小子长的是狗耳朵,甚么都想听,”张四维密切地骂了一句。忽见门外白纱窗下人影儿一闪,忙警悟地问了一句,“门外是谁?”
“你这位府君的话也有偏,不能一竹篙打翻一船人,风月场中也有好人。”
为了掩人耳目,三人都换了青衣角带的居常便服,乘了两人抬的小轿前来。妙尼住在夫人庙的后院,属于“香客莫入”的平静之地,冯保到来之前,徐爵早就给妙尼送了一百两银子,嘱她今晚再不要欢迎别的客人。是以,当冯保一行从莺声呖呖笑语几次的俏才子丛中好不轻易挤进后院时,面前不觉一爽。只见这小院约半亩见方,靠近前院挡住山墙的是两棵团团蒙蒙的桂花树,现在暗香阵阵直是沁民气脾。靠里院右角,用石条砌得整整齐齐的八角形围栏里发展着一棵盘龙虬枝的古藤。藤叶葳蕤差未几掩蔽了半个院子。藤架下,摆了一张八仙桌、几把四出头的官帽椅。一名头戴观音帽,身穿对襟滚边青素衣的尼姑面对前院正身而坐。她身边一左一右站了两个小尼姑,一个执拂,一个执剑,这场面亦佛亦道,叫人捉摸不透。瞥见客人出去,那尼姑便挪了挪椅子站起来,领头的徐爵趋前一步,对冯保先容说:
“师父看出了甚么?”王篆问。
说话间,徐爵已将那女孩儿领了过来,只见她齿白唇红目如点漆,脸白得像豆腐脑儿,穿戴一领月红色采莲裙,外套翠绿色水田披风。她向在坐的主宾蹲了个万福,然后扭捏地站在一边。
传说这位妙尼年青时很有姿色,也是当红名妓,后年长色衰屡遭变故,便削发遁入佛门,在山西真空寺闭关修行多年。一日烧开水,不谨慎烫伤了手臂,痛得一声惨叫——就是这一声叫,让她顿悟破了禅关,竟得了天眼通的异禀。通过辨音辨影,言人休咎祸福常常非常灵验。本年夏天,夫人庙的尼姑们传闻她的大名,便把她从山西请来北京当主持。自她入住夫人庙,都城多少缙绅人家的贵妇人都跑来找她测灾问命,探听流年。回回都能被她说得八九不离十。如此一传十,十传百,妙尼的名字便响彻了都城,不但是密斯,就是找她的朱紫大老也垂垂多了起来。徐爵传闻以后,便向冯保保举。自张居正归天后,冯保脑筋中的危急感一向挥之不去,去白云观抽了一支下下签,心下更是怏怏不乐。正故意重新问命,听徐爵一吹嘘,就动了心秘密来拜访,因而决定趁中秋节放假往夫人庙走一遭。他本没有邀梁梦龙与王篆,怎奈这二人都提早给他府上投了大红拜帖,要请他中秋夜里一起弄月。冯保不便推让,只得一搭两就,请他二人一同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