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老臣受骗骤临祸事 宅揆召见面授机宜[第5页/共9页]
看他犯含混,老夫人更是心如刀绞,只撇着嘴呜呜地哭。还是朱禄挤上前来答道:
“下官方才已说过了,四千两银子。”
“小皇上才十二岁,朝中又无甚急事,如何能够这么早传旨见您呢?既然传了旨,为何又俄然不见了呢?”
莫文隆伸出四根指头,决然地说:“四个字,苦不堪言。”
“四千两银子,从织造局的账上支出来,实际上只要两千两。只要两万两银子的非常之一,剩下的银子都那里去了?”
莫文隆五日进步京述职,张居正三天前就已访问过他,该谈的也都谈了,本不该再见的。盖因他昨日传闻孙隆到工部办理移文让朱衡轰出来的事,情知会有一场风波产生。朱衡与冯保都不是息事宁人之辈,何况这件事触及国度财务,是产生在万历二年新春上元的第一件大事。张居正心底清楚,不管从哪一方面看,他在这件事情上都不能袖手旁观。当然,他能够耍滑头,两边都不获咎,把最后的仲裁权交给皇上,但他不想如许做。自前年六月上任首辅,到万历元年年底这一年半时候,他首要精力都放在整饬吏治上头。为体味决积弊多年的文恬武嬉政务懒惰征象,他初创“考成法”束缚官员。这个“考成法”的内容是:凡天子谕旨交办,当局平常公事以及各衙门执掌之事,必须专人卖力,期限完成。所做每一件事,其完成环境都要记实在册,以备查验核实。此后,统统官员的升迁去留,嘉奖或免除,都凭这本“考功簿”的档录作为根据。这项鼎新看似简朴却很管用,自推行以来,都城各大衙门一扫畴昔那种疲疲沓沓冷水泡蘑菇的办事风格。每接办一件事,当事官员再不敢对付塞责。畴昔那种有令不能行有禁不能止的局面,有了底子窜改。究其因,是官员们惊骇在“考功簿”上记下秽行劣迹,断了晋升之路。人既管住了,张居正便想从本年也就是万历二年起开端清算财务。
“你放心,老夫这口气,一时半会还断不了。”
“老爷,我们回吧!”
“产生这么严峻的事情,为何现在才来陈述?”
“莫文隆。”
“此人会是谁呢?”朱衡问。
姚旷答复:“昨儿个告诉的是辰时过半,眼下离辰时还差一刻呢。”
“对,循吏!”张居正答得斩钉截铁,“莫文隆,你应当以他为表率,勇于任事。”
“朱大人您请回吧,皇上本日有事,会晤打消了。”
“我并不是问你,”张居正见莫文隆曲解,又解释说,“我是在想,一件龙袍的造价与请银的代价之间,差异如此之大,如何就没人管?”
“俺是朱大人的家人,俺想……”
张居正一大早入得值房,杂役早把地龙烧得很暖。张居正先去内屋解下挡风的大氅,又脱下穿在官袍里的羊羔皮袄子,这才出来问一旁候着的书办姚旷:
“祖宗端方并不是铁板一块,此中有好有坏。好的端方,一个字都不能变动;坏的端方,不应时宜的端方,就得全都改掉。比方织造局用银这类瞒天报价的做法,不但仅是坏,的确是卑劣透顶,焉能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