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老苍头含泪卖苏木 大总管领命会巨商[第3页/共8页]
华灯初上,在淮扬酒坊二楼一间广大的雅间里,一桌酒菜方才开张。席面上坐了三位男人。此中两位是游7、徐爵,另有一个陌生面孔。只见他四十来岁年纪,穿了一件崭新的团花改机的杭绸襕衫,头上戴着时下风行的四片瓦的玉壶巾,手上摇着一把苏制的上等乌骨泥金折扇。乍一看,这打扮倒有几分儒雅,像是文墨中人,但若再细心察看,就会发明此人一双猴眼眨巴眨巴总没个停的时候,手上还戴了一枚嵌着巨大一颗祖母绿的金扳指,仅此一点,便让他的非常斯文减了九分。且让人感到他是一个砍掉树儿捉八哥的短长角色——这批评不假,此人就是都城最大的绸缎店七彩霞的老板郝一标。
论籍贯郝一标是杭州人,其祖父本是府门生,中了秀才以后,连续两次乡试都未曾落第。遂弃文经商,来京开了一爿绸缎店,取名七彩霞。他因是读书人出身,凡事好动脑筋,不消几年,便把买卖场上的沟沟道道阴阳八卦弄得一清二楚。加上他广结分缘,店里货品种类备得全,代价又总比别人昂贵一些,这么着做了十几年下来,七彩霞竟然就变成了都城第一大绸缎店。一应服饰面料,从数百两银子一匹的上等丝绸到丁门小户消耗只七分银子一匹的中机布;从制裙的马尾丝到天鹅绒、琐袱等鸟纹布;从产自琉球、日本的兜罗绒到贩自暹罗、高丽的西洋布与高丽布,七彩霞店里是应有尽有。颠末两代人的辛苦创业,七彩霞店到了郝一标手上,更加地畅旺发财,不但仅在都城,在南京、扬州、姑苏、杭州、荆州、番禺、洛阳、大划一四方通邑多数,都前后开上了分店。因为字号老名誉大,每一个店都赢利。单是设在棋盘街的北京总店,门面就有四五十间,都城的达官朱紫王公巨族,每年制作服饰的一半面料几近都购自七彩霞。都城人提及郝一标来,无不啧啧称叹。
朱洪武立国之初,就为官员的俸禄品级及支取体例,制定了一整套实施细则。官员俸禄有本质俸和折色俸之分。本质俸包含三样:一是月米,二是折绢米,三是折粮米;折色俸含有两样:一是本质钞,二是绢布折钞。所谓钞,就是铜钱。如许,官员们每月拿到的俸禄,就由米、绢(或棉布)、银、钞四样构成。按规定,官员不管大小,每月支米一石。余下俸禄折为绢、银、铜钱付出。偶然太仓银告罄,没有银钱,临时也会改用其他什物付出。这就要看国库里有甚么了,有甚么分甚么。盐、油、蜡烛乃至香料都曾折为米价分给官员们作为俸禄。官员们叫苦不迭,却也无可何如。另有一个让官员们怨声载道的,就是折色俸中的铜钱。跟着物价的变更,铜钱的窜改极大。上个月十贯铜钱能够买一担米,到下个月能够就要二十贯铜钱买一担米。但折色俸一旦肯定,多少年都不会等闲窜改。到隆庆四年,市道上的米已卖到三十五贯一石,而官员们仍按嘉靖初年定下的二十贯折一石米的比价支付折色俸。如许,官员的实际支出比之俸禄数额已大为降落。即便如此,官员们俸禄也常常不能准期足额拿到。从隆庆初年开端,拖欠官员俸禄的事常常产生。但高拱自隆庆四年秋任内阁首辅后,着实在实为官员们办了几件功德。一是进步本质俸的比例,每月官员们现银拿很多了;二是折色俸中,将什物折俸这一块拿掉,全数改成四十贯钱钞折一石米。这么一来,即是变相进步了官员们的俸禄,他的人望也是以一下子进步了很多。张居正接任后,官员们心想,能够会获得更多的实惠。但是,二十多天前,户部俄然移文在京各衙门,本月官员俸禄改用胡椒苏木付出。一斤胡椒折三石米,两斤苏木也是折三石米。如许,童立本每月十石米的俸禄,除领到一石米外,余下九石,折成两斤胡椒、两斤苏木。分到这四斤东西,童立本差一点滚出了老泪,当时碍着一帮僚属胥吏在场,强自忍着没有把痛苦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