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办丧事堂官招数恶 抨时政侍郎意气昂[第4页/共6页]
半上中午分,秋高气爽的北都城熙熙攘攘热热烈闹一如往昔。王希烈乘着八人大轿,带着礼部一帮官员各乘官轿像请愿似的,浩浩大荡来到童立本家。顿时候,童立本所住的羊尾巴胡同被各色官轿塞满,引来很多街坊邻里立足围观。
“现在的刑部,堂官王之诰,佐贰官你刘大人,都是首辅张江陵的后代姻亲。是以有人说刑部成了首辅的私囊之物。”
“啊?”
“你现在就把童大人的这两袋胡椒苏木归还给户部。”
“死了?”王希烈问。
赴鬼域已无告 管不得社稷存亡
王典吏晓得这是个费事事,怕惹火烧身。王希烈看破他的心机,讥道:“你怕担干系是不是?拿着童大人的绝命诗去给他们看,就说是咱王希烈让送的,你怕甚么!”
“唉,寻短见干吗。”
“杨用成绩这么说的。”
“甚么东西?”王希烈俯身谛视。
“童夫人,童大人死时,除了这首绝命诗,可另有遗言。”
“对,退归去,为童大人申冤!”
家父礼部仪制司六品主事童立本因所领俸禄两斤胡椒、两斤苏木不能变成现钞,糊口无着,求借无门,万般无法,只得抱恨于昨夜吊颈他杀。呜呼,六品乌纱,举家如同乞丐;廿载宦海,到头三尺白绫。岂不悲哉,岂不恸哉!
胸前遗物,苏木胡椒袋子双
“这是咋回事?”王希烈惊诧。
魏学曾抱拳一揖,问:“李大人也来祭吊?”
桂儿从怀中摸出一张纸,王希烈接过,本来是童立本的绝命诗。王希烈吟哦一遍,顿时如获珍宝,让在场官员传阅。世人看了,好一阵窃保私语。王希烈看出大师的不满,趁机抖着那张纸说道:
屋子里鸦雀无声,大师内心明白王希烈锋芒指向的是谁,但谁也不敢接这个茬儿。这时候,一向跪在地上的桂儿又呜呜地哭起来,王希烈从速把她扶到椅子上坐下,体贴肠问:
王希烈嘟哝一句,再不说二话,背动手走向本身的值房。前几日吕调阳入阁后,固然名义上他仍挂着礼部尚书,但每日到内阁上班,已不大过问这边的事儿,王希烈这个左侍郎又临时负起全责来。这名不正言不顺,一会儿管事,一会儿“让贤”的堂官,不晓得让王希烈有多憋气,他直感到石头缝里射箭――拉不开弓。
卖胡椒而不售 又遑论官帙荣衰
这两副挽联,刘一儒纯粹是举哀,其心也沉,其情也殷。魏学曾则不然,字里行间,都是借题阐扬的怨气。刘一儒做人一贯拘束,不巧在这里碰上了都城里驰名的“魏大炮”,且晓得他专门与本身的亲家作对,心知再待下去会惹出是非来。赶紧把随身带来的十两银子放在筹办丧事的王典吏手上,拔腿就出了门,正欲登轿,前面传来重重的一声喊:“刘大人,请慢走一步!”一听就晓得是魏学曾的声音。刘一儒没法,只好放下方才撩起的轿帘儿,回回身来,魏学曾已站在劈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