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张居正 > 第二十四回 朱翊钧索银说歪理 戚大帅春节送胡姬

第二十四回 朱翊钧索银说歪理 戚大帅春节送胡姬[第3页/共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早在客岁,不谷见圣上已经长大,能够单独亲政,内心头就松了弦儿,萌发退隐之意。”

戚继光开了一句打趣,张居正拍拍他的肩膀,两人会心肠大笑起来。

“算了,不说这些烦心的事儿了。元敬兄,你说要同我唠唠嗑儿,你想说甚么?”

“就咱两人用饭?”戚继光起家问道。

“有。”张居正心下一动。

“过春节了,您送我猪头,咱总得有所回赠哪!”

从万历九年春季开端,自玉娘走后就一向闲置的积香庐,俄然又热烈起来。隔三岔五,张居正又来这里小住,败坏一下精力会晤一些私交,喝茶听雨调筝弄月,积香庐的萧旷毕竟另有令人流连之处。却说隆庆六年夏,张居正接任首辅的时候,身子骨儿还硬结实朗的,属于那种精力充分活力四射的壮汉。待度过数年独揽朝纲的生涯,宵衣旰食事必躬亲,当时累一点儿苦一点儿浑然不觉,但天长日久堆集下来,现在才感到心力交瘁周身乏软。十年之间,社稷百姓固然呈现了天翻地覆的窜改,他本身的身材却也大大透支,才五十七岁的人,看上去已是垂老迈者。恰好他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日一到值房,统统军政大事都须得他一件一件研讨决策。如许一天下来,两条腿像是灌了铅,一回到家来只想闭目歇息。秋上,他的老朋友、同年加同亲方逢时从兵部尚书任上申请致仕。这方逢时历任边关总督,万历五年,王崇古从兵部尚书任上转为户部尚书时,张居正保举时任南京大司马的方逢时接任兵部尚书一职。方逢时比他大三岁,但身材比他好很多。是以,张居正对他主动提出致仕非常不解,便将他找到内阁扣问启事。方逢时便讲了一通来由,他说:“人之一辈子,有生必有死。为生而筹计者,是为生存。若按春秋辨别,则一岁至十岁,为生存;二十至三十岁,为家计;三十至四十岁,为子孙计;五十至六十岁,为老计;六十岁以上,则为死计。从二十至六十这四十年间,营营扰扰,或为功名,或为奇迹。外则苦其身以事劳攘,内则苦其心以密思虑,既要想目下的周身之防,又要想将来的善后之策,总而言之是繁忙平生。现在既年届花甲,就该终老林下,为死而计了。”放在前几年,如许一番话是打动不了张居正的,但这一回他却听了出来,不但准予方逢时解甲归田,本身也常常忙里偷闲,跑来积香庐保养将护。

“皇上,臣已经不止一次讲过,居安思危,居富不侈,才是承平天子的真正风致。”

“在这里。”

朱翊钧这番话虽是正理,一时却还难以辩驳。并且,张居正从话中还听出弦外之音:“国库增加那么多银子,我当天子的为何就不能用一点儿?”此中异化着怨气,也含了一些威胁。张居正颇感难堪,便考虑答道:

“国库充分,存有一千多万两银子,这一点儿不假。但钱多了,用钱的处所也多了。比方说维苗条城,还在五年前,戚继光就发起在长城上修暗堡,一里路一堡,每堡可容三十名兵士。长城是拱卫京师的樊篱,每次鞑靼来犯,长城就吃紧。戚继光这个建堡的建议很好,兵士们守长城能够相互策应。蓟镇东起山海关,西至大水谷,抵昌平镇慕田峪地界,全长一千余里,需得构筑暗堡一千余座,开端预算,这笔工程款得一百多万两银子。再说治河,潘季驯出任漕运总督以来,悉心考查黄、淮两河水势,为从底子上治绝水患疏浚漕河,发起修建高家堰护堤六十余里、归仁集护堤四十余里,柳浦湾东、西夹堤七十余里,堵塞崔镇等决口一百三十个,然后构筑徐州、睢宁、邳州、宿迁、桃源、清河两岸的长堤五万六千余丈,砀山、丰县大坝各一道,徐州、沛县、丰县、砀山缕堤一百四十余里,新建崔镇等处减水石坝四座,迁通济闸于甘罗城南,另有淮安、扬州间的堤坝,也都得重新加固,这项工程预定来岁完工,三年完成,耗银约计五百余万两。皇上,这笔账再明白不过,如果这两项工程一上马,国库存贮的税银,岂不要耗去大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