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议时政热茶酬旧雨 进陋巷首辅慰功臣[第5页/共7页]
见首辅提及旧事如数家珍,对他这一点儿芝麻豆大的事记得如此清楚,李顺心下打动,言道:“那还是万历四年的事,多谢首辅还记在内心。”
李顺的问话比锥子还要锋利,金学曾被“刺”得浑身一颤,愣了愣,方又说道:
“你一来就跑来看望金学曾,你晓得他要回客籍守制了?”
“首辅……”金学曾内心头暖烘烘的。
“这是首辅掌控有方。”
“你卖力测量地盘,那么多礼盒儿被你却拒,大抵每天都得回家顶灯台吧?”
赋赠故交诗立轴一幅
“首辅,打从万历元年,卑职因丧父而守制三年从浙江故乡回到都城,这九年来我没有回过一次家。此次丧母丁忧,卑职五内俱焚,已下定决计归去守墓三年,以略尽人子孝道。”
山阴夜雪满孤舟。
“啊,这设法很好嘛,”张居正镇静地说,“你为何要将它折了?”
“不,你还没有说完,”李顺揪了揪下巴上稀少的山羊胡子,忽有所悟地说,“咱本日一见到你就感觉有些别扭。当初在荆州,你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做起事来风风火火,不避短长不计艰险。本日却感到你神情烦闷,说话吞吞吐吐,咱还觉得你是大孝在身的原因,现在看起来并不尽然。老弟,咱看你是有了芥蒂啊!”
“你说,他们爱甚么,恨甚么?”张居正饶有兴趣地问。
“李大人,嫂夫人的阃政,还像当年一样峻厉吗?”
“肝脑涂地?”张居正淡淡一笑,“学曾你言重了。朝局早已稳定,现在六部九卿大臣中,都可称是栋梁之才,刺儿头倒是一个都没有了。”
“那上面缺了谁?”金学曾见李顺仍一脸茫然,便提示道,“宋仪望和杨本庵两人,名单上都没有吧?”
“金老弟,有甚么话你就直讲吧。”
两杯热茶一碰,两人还真的咕噜咕噜喝干了。李顺抹了抹嘴角的余滴,说道:
幽人结屋东华头,
李顺揣摩金学曾说这话是表示他不要胡言乱语,赶紧欠了欠身子,佯笑道:
“老哥,该说的我都说了。”
“首辅对这类人一贯深恶痛绝,不知为何,他现在有些辩白不清了。”
“就冲老哥这句话,我敬你一杯!”
“首辅大人,你对卑职的知遇之恩,卑职没齿难忘,”金学曾哽咽着说,“只是卑职明日离京以后,今后关山远隔,再没有机遇在首辅的麾下效命了。”
“此次来京,是因你在南阳清丈田亩有功,皇上要陛见,还要嘉奖赐宴。你何时到京的?”
一向在中间肃耳恭听的李顺,暗中对张居正察言观色,他感觉金学曾对首辅的判定或许有误,这时忍不住开口说道:
“谁呀?”苍头赶紧放动手中活计跑了出去。
张居正转头问金学曾:“你为何要把它折断?”
李顺并不答复金学曾的问话,而是光荣言道:
“是的。”
“是啊,金大人,”李顺这时插出去发言,两人惜别的场面,也让他冲动不已,“首辅推行的万历新政,如何能没有你这一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臣!”
片帆风影挂江流。
“是啊,是以杨大人也被夺职。”
门外的人大声嚷道:“首辅张大人驾到,快开门!”
“在清丈地步上,杨大人是首辅最为得力的股肱,在学政的整肃中,他又不能与首辅保持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