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辗转烹茶乃真名士 指点迷津是假病人[第4页/共9页]
张居正揉揉惺忪的眼睛,随游七走出版房穿过花厅来到花圃。张学士府一进七重,第一重为门屋,过门楼顺次为轿厅、大厅、女厅,女厅后是一个约占五亩地摆布的花圃。再接着是三进的上房,构成两个三合院,接着又是一座用骑楼连接的高敞弘大的四合院。以花圃为隔,大学士府的前半部分是公事会客、宴聚堂会之所,后半部分是内眷家眷居住之地。大学士府的书房有两个,一个在客堂之侧,三进五楹,是大书房。另一个在四合院内,与他的寝室相连,是小书房。
张居正说着,又把这泉水的来源说了一遍,王篆听着,内心便在揣摩:面前这位次辅大人对事体真是苛求甚严,大至朝政,小至品茶,都这么详确当真。这么考虑下来,俄然记起了一件事,仓猝放下茶盏,说道:“哎呀,差点忘了一件大事。”
“是。”
“看你急得,事情还没有坏到那里去嘛!”张居正固然这么安抚徐爵,但心中也并不是很有底。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稍有不慎措置不当,局面就会弄得不成清算,他的脑筋里顷刻间掠过各种枢纽,理出一个眉目,接着问道,“刑部礼部两道公折,皇上看过没有?”
“这些年青的言官真是勇气可嘉,怕折子递不出来,齐齐儿跑到皇极门外猛敲登闻鼓,传闻把皇上都轰动了。”
张大学士府中的这座花圃,在都城士人中很有一些名誉。皆因这学士府的前任仆人——那位致仕回了姑苏故乡的工部侍郎,本人就是一个造园的妙手。五亩之园并不算大,却被老侍郎弄得“几个楼台游不尽,一条流水乱相缠”。循廊渡水,一步一景;景随人意,动静适合。园子中几处假山,塑得巧,看去险。积拳石为山,而作为胶结物的盐卤和铁屑全数暗隐,这类浑然天成的苏派叠石技能,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张居正如此一个反问,弄得王篆一脸的窘态,他嘿嘿干笑两声,说道:“何心隐虽无功名,但倒是天放学子钦慕的人物,卑职说话怕他不信。”
“哦?”王篆一惊,“他如何会死?”
“莫非介东一个堂堂巡城御史,连这点小事也办不当?”
“是。”
王篆前脚刚走,徐爵就吃紧如律令赶到张学士府。他专为送程文、雒遵和陆立德三份弹劾冯保的奏折给张居正看。这三份奏折,以程文的奏折分量最重,洋洋两千余言,一共列举了冯保十大罪行。第一条便是“冯保常日造进诲淫之器,以荡圣心;私进邪燥之药,以损圣体。先帝因以成疾,遂至垂死”;第二条揭穿冯保“矫诏”,假传圣旨而盗取了司礼监掌印寺人的职务;其他的八条,如“陛下即位之日,科道官侍班见冯保直升御座而立……挟天子而共受文武百官之朝拜,虽王莽曹操未敢为也”,另有“公营庄宅,置买田产,则代价物料,统统取诸御用监内官监及供用库。本管寺人翟廷玉言少抗违,随差豪校陈应凤等拿廷玉勒送令媛,遂陷廷玉死”等等,皆指责冯保耗国不仁,窃盗名器,贪赃枉法,草菅性命。哪一条都罪不容赦而必诛除。最后,程文写道:
“辅台都晓得了?”
“是,茶具也都拿来了。”游七答。
“老爷,魏侍郎留下了这张帖子。”游七说着,把手上的那张笺纸恭恭敬敬递了畴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