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辗转烹茶乃真名士 指点迷津是假病人[第5页/共9页]
张大学士府中的这座花圃,在都城士人中很有一些名誉。皆因这学士府的前任仆人——那位致仕回了姑苏故乡的工部侍郎,本人就是一个造园的妙手。五亩之园并不算大,却被老侍郎弄得“几个楼台游不尽,一条流水乱相缠”。循廊渡水,一步一景;景随人意,动静适合。园子中几处假山,塑得巧,看去险。积拳石为山,而作为胶结物的盐卤和铁屑全数暗隐,这类浑然天成的苏派叠石技能,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徐爵晓得张居恰是有感而发,但他替主子担忧,盼望从速切入正题,因而恳求道:“张先生,你快给咱家老爷拿个主张。”
“明天听辅台讲过,多年进步京会试,曾与何心隐有一面之交。但何心隐本身却对这段来往只字不提,他只是说,辅台是一名满腹经纶力挽狂澜的人物,有宰相之命。”
“不是满宫中,而是全部儿都城。”张居正伸手探了探过亭的清风,锁着眉头说,“现在是六月隆冬,偌大一座都城,本来就闷热如同蒸笼,如许一来,更是燠热难挨了。”
张居正如此一个反问,弄得王篆一脸的窘态,他嘿嘿干笑两声,说道:“何心隐虽无功名,但倒是天放学子钦慕的人物,卑职说话怕他不信。”
“介东,你为何要送一只鹿来?”
“看来这一回高拱与冯保两人,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了。辅台大人恰好坐山观虎斗。”
“贵妃娘娘和皇上看过这三份奏折了吗?”张居正问。
“混账!”
张居正说着,又把这泉水的来源说了一遍,王篆听着,内心便在揣摩:面前这位次辅大人对事体真是苛求甚严,大至朝政,小至品茶,都这么详确当真。这么考虑下来,俄然记起了一件事,仓猝放下茶盏,说道:“哎呀,差点忘了一件大事。”
张居正答话的口气极其随便,王篆本是个长于察言观色的角色,他从张居正的“随便”中悟到了甚么,不由诡谲一笑,说道:“卑职来的路上,碰到礼部的一个郎中,他说他刚从六科廊那边过来,明天,六科给事中上了三道抄本参劾冯保,折子都从皇极门递出来了。”
“哦,去看看。”
“辅台都晓得了?”
“如果阁票不中圣意,还能够发还再拟嘛。”
接下来的话,变成了窃保私语。方才说完,只见游七神采严峻地跑进亭子,说道:“老爷,大门口堵了一帮人,要出去。”
“去,这个过场必然要走。”张居正盯视着王篆,目不转睛地说道,“不过,我猜想,这个王九思,十有八成已经死了,就是没有死,也活不过三天。”
“这是疯子之言,不敷为信。”张居正俄然提大调子,正色说道,“介东,你要同何心隐打号召,不要让他胡言乱语。”
王篆向来话多,别人说一句他说十句。张居正对他这弊端攻讦过多次,但他就是改不了。不过明天是闲谈,张居正也不计算,耐着性子听他噜苏完了,笑道:“你一个堂堂的四品巡城御史,牵着一头鹿招摇过市,成何体统。”
“贵妃娘娘初听折子时,还感觉高胡子像个顾命大臣的模样,及至比及冯公公把张先生的阐发讲出来,贵妃娘娘如梦初醒,才看出高胡子的险恶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