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述病情太医藏隐曲 定总督首辅出奇招[第4页/共9页]
“我倒要查查,把春宫图烧到瓷器上,究竟是甚么人的主张。”高拱悻悻地说。
小火者见怪不怪,摇点头答道:“不是主子驳您老的面子,这乾清宫里,实在找不到一只没有画儿的碗。您老看看桌上的这些碗碟,哪一只上头没有画儿?”
“不,这是鄙人的建议。”
当值寺人答复:“回张老先生,确有其事。”
当值寺人凑上前来答道:“听万岁爷说,就这二十四只盘子,烧制的工价银就费去了六万两银子。”
“你!”
张居正心知高拱这是明知故问,仍然答道:“在江西巡抚任上。”
“这还像句人话。”高拱心底说,但出口的话还是火辣辣呛人:“为皇上做事,公情尚且非论,那里还敢论及私交。何况表里有别,更不能谈甚么和蔼。”
宫中端方,寺人统称内阁大臣为老先生。高拱情知小火者了解错了,干脆将错就错,只要能换碗就成,答复说:“中,那就先喝碗牛乳。”
面对首辅的逼问,太医感到犯难。因为据他拿脉来看,皇上已病入膏肓,弃世也只在百日以内。但如据实禀告,首辅一怒,定他个“妖言惑众,谩骂皇上”的罪名,轻者发配边陲,重者斩首弃市。若坦白不报,到时候皇上真的一命归西,也能够定他个“诊治不力,贻误病情”之罪,还是能够严惩。在内心盘桓一番,太医答道:
太医答:“依卑职诊断,皇上是中风。”
小火者感觉这位首辅大人比皇上还难服侍,却也只能赔着谨慎问道:“要不,给您老换一碗莲子雪花羹?”
高拱说着,已是坐到几案背面,援笔伸纸,一道票拟瞬息出来:
张居正笑一笑,把碗伸过来给高拱看,说道:“我这只碗上不但绘有巫山云雨男女销魂之状,中间还题了一句诗:春宵一刻值令媛。”
“换碗?”小火者伸着脖子看了看高拱面前的两只碗,利诱不解地问,“叨教高老先生要只甚么样的碗?”
“只要能荡平积寇,贪污又怕甚么?”高拱说着伸脱手指,扳着指头说道,“自从韦银豹谋反,李延请兵请饷,前后花去了朝廷几百万两银子,成果叛匪越剿越多。既华侈了银两,也迟误了时候。现在来看这一题目,平心而论,这类华侈比贪污更加可骇。你让殷正茂到任后,马上呈一道折子上来,言明剿除韦银豹要多长时候,多少银两,在他所需的军费总数上,再加上二十万两银子。老夫能够对你明说,这二十万两银子,是筹办让殷正茂贪污的。如果殷正茂能期限荡平匪患,即使让他贪污二十万两银子也还划得来。”
高拱紧绷着脸,一言不发。冯保瞅着他,冷冷地一笑,俄然他又霍地站起,用他那娘娘腔厉声说道:“高阁老,皇上着我传旨来了。”
高拱答复:“还是二米粥,给我换只碗。”
“罚俸有何意义,”高拱冷冷一笑,没好气地说,“兵戈打的是白花花的银子,总督即使俸禄全无,吃剥削也能够吃出个富甲一方的人物来。”
高拱冲着冯保活力,张贵哪敢接腔。他固然也是一名大珰,但比起司礼监秉笔寺人兼东厂提督的冯保来,职位又差了一大截。而面前这位高胡子,又是当朝内阁首辅,也是惹不起的人物。两端都不能获咎,张贵便朝两位阁臣揖了一揖,说:“我是来奉告两位阁老,皇上一时还没有旨意下来,只怕两位阁老还得宽坐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