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曾国藩 > 三 你还记得初次见我的情景吗

三 你还记得初次见我的情景吗[第1页/共1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饷银极缺的曾国藩,绝对不能眼看上海落入承平军之手,他派人敏捷赶到荷叶塘,要正在家疗养的九弟担当这个任务。曾国荃不承诺。他的眼睛盯着江宁城。攻陷安庆后,曾国荃以为本身既有攻城的本领,又是天下第一福将,打江宁非他莫属。这一点,曾国藩也有同感,见他不去,也就不勉强了。九弟不去,再派谁去呢?曾国藩将部下带兵的将领一一掂了掂:李续宜是个病夫,鲍超是个莽夫,都不能担此重担;张运兰、萧启江均非大将之才;贞干不能独当一面;至于多隆阿、韦俊,向来就不能算是亲信,如许的大事,岂能放心让他们去干;彭玉麟、杨岳斌当然适合,但既然要成全老九的天下第一功,岂能又折他的海军辅翼!

"这五个方面的军事力量,你筹算首要依托哪一方面?""弟子将首要依托华尔的洋枪队。"李鸿章略为思虑后答复。

"对了,你的设法很好。"曾国藩含笑赞成,"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第一件事。到上海后,必须跟洋人处好干系。守住上海,不让它落到长毛手里。在这点上,洋人与我们的好处分歧。华尔的洋枪队能兵戈,远胜薛焕部下的绿营,此后要和华尔调和作战。洋人到中国来,不是要江山。咸丰十年八月洋人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逆。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但对洋人,我也一贯存有戒心。我向来不主张借洋人之力去光复城池。自古以来借外人之力办事者,事成后遗患甚多,不成不引发重视。以是你到上海后,用洋人的军事力量有个原则,即用之守上海则可,用之帮忙光复其他城池则不成。洋人赋性贪劣,诛求无度,这点你内心要清楚。总而言之,与洋人打交道,离不开四句话:言忠信,行笃敬,会防不会剿,先疏后亲。你晓得这个意义吗?""恩师是说用诚信之心与之相处,只用其力保上海,刚开端时不宜跟他们密切,以防他们鄙夷,待我军打出威风后,洋人天然会挨近我们的。"李鸿章像注释六经经义似的,对教员的话加以阐述阐扬。

"记得,记得。"李鸿章当即答道,"恩师那天读的是《史记·高祖本纪》。""你为何记得如许清楚?"曾国藩兴趣浓烈。

"好,我就先招五千!"乖觉的李鸿章忙点头应允。内心想:到了上海,有了银子,翻开结局面后,招多少还不由我!

同治元年仲春初三日,朝廷令李元度补授浙江按察使。同年仲春二十二日,曾氏上《参李元度片》。同年三月初六日,朝廷接管曾氏的参劾,李元度被革去按察使之职。

钱鼎铭来安庆请救济沪一事,曾氏在咸丰十一年十月中旬的日记中多次提到。如十六日的日记中说:"午刻,江苏上海庞宝生派户部主事钱鼎铭来请兵,携有书牍,系庞宝生钟璐、殷谱经兆镛、潘季玉曾玮、顾子山文彬暨杨庆麟、潘馥公文。书辞深婉切至,大略谓吴中有可乘之机,而不能耐久者三:曰乡团,曰枪船,曰内应是也;有仅完之地而不能耐久者三:曰镇江,曰湖州,曰上海是也。问之,系冯桂芬敬亭手笔。钱君在坐次抽泣,真不异包胥秦庭之请矣。"十九日的日记中说:"与少荃商救江苏之法,因钱苕甫鼎铭来此请兵,情词深痛,不得不思有以应之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