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曾国藩 > 二 今日欲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的事情,当从何下手

二 今日欲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的事情,当从何下手[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韬字紫诠,江苏吴县人,秀才出身。二十岁时随父到上海,掉队入英国布羽士办的墨海书馆,在馆中前后达十三年之久。王韬中西学问俱精,思惟通达,也颇放荡不羁,曾上书承平军,劝其缓攻上海而强夺安庆。有别史记录,王韬曾劝曾氏接收韩信的经验,将湘军置于清朝廷与承平军以外,成为鼎足而立的第三种军事力量。

"中堂大人,"王韬仿佛没有瞥见曾国藩面孔的窜改,持续说下去,"大人精通文籍,熟读史册,当知蒯通劝韩信事,而本日事正与当年同。清廷、承平天国、湘军比如当年的刘、项、韩。湘军助清廷,则清廷强;助承平天国,则承平天国兴。大人何必要为别人着力?不如既不为清廷,亦不为承平天国,让他们两虎相争,最后由大人来清算残局。这是大人你的最好挑选。"从王韬刚进门的那一刻起,曾国藩便对他的印象很不好。心想:他竟然敢以素昧平生之身份,赤裸裸地劝我行非分之举,他把我当何为么人了?曾国藩压住心中的讨厌,乌青着脸说:"紫诠先生,你我素不了解,你不体味鄙人。鄙人是甘愿遭到韩信那样的了局,也不会叛变朝廷的!"说着端起了茶杯,荆七见状,高喊:"送客!"王韬怀着一肚子但愿而来,没想碰到如许的礼遇,只得懊丧着起家告别。走到门口,他对天长叹一声:"不料两千年前的故事又要重演了!""大人,此人有一技之长,留下能起感化。比如我们此后要请洋匠传授军器技艺,他能够当翻译。"杨国栋并不以为王韬有甚么错误,倒是感觉曾国藩的态度太冷酷了。

说了一阵墨海书馆后,曾国藩问:"先生到鄙人这里来,有何事见教?"王韬望了赵、杨等人一眼,说:"鄙人有一要事跟中堂大人说,请屏退摆布。""不必了,你讲吧!"曾国藩淡淡地答复。

"惠甫,你把他看得太高了。"曾国藩嘲笑道:"此人不过一无知妄人罢了。我料他此天生不了甚么事,你们放心好了。"他顺手拿起茶几上的另一张名刺,对荆七说:"叫容闳出去。"

"拜见中堂大人!"王韬在曾国藩面前叩首。

"洋人的轮船枪炮的确比我们短长,这是究竟,我们要向洋人学习。你提出办黉舍,这是个好主张。我们此后还要派出更多的人到本国去学习,学成后返国,把我们本身的国度也渐渐扶植得强大起来。容先生,传闻你就是从小出的洋?你在本国住了多少年?""我七岁时便在澳门跟从英国布羽士古特拉富夫人读书,十九岁时到美国,在耶鲁大学学习,在美国住了八年。"容闳答。

"此人在上海墨海书馆替洋人做了十多年的事。"赵烈文说。

"这要看总督大人安排我甚么样的差事。"凡到总督衙门里来的人,不管才高才低,莫不卑词谦容,像容闳如许还价还价的还没有过。曾国藩反倒喜好他这类不曲意巴结的脾气,心想这大抵是洋人教诲的成果。一时想不出恰当的差事,因而转而问:"容先生,依你之见,本日欲为中国谋最无益最首要的事情,当从何动手?""总督大人,你提的题目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尚未很好考虑。"容闳重新坐下,思虑半晌,说,"当今最首要最无益的事,我想莫过于仿照洋人的体例建一个机器厂。""我看最好建一个机器母厂。"杨国栋插话,"由这个母厂再制造各种百般的机器,然后用这些机器去造枪炮子弾、战船战车。""对,这位老爷说得对!"容闳欢畅地说,"我的设法恰是如许,如同母鸡生蛋似的,有了如许一个母机厂,过了十年八年,中国便可在天下各地制作许很多多的工厂。如此,中国就会跟本国一样地强大了。""容先生,你的建议很好!你就住我这儿,不要再做茶叶买卖了,和壬叔、雪村、若汀等人细细地筹办此事。大抵计齐截下,制作一个如许的机器厂,要买些甚么样的机器,需求多少银子。筹议好了,我请你再到美国、英国去辛苦一趟,带着银票去,把母机买返来。"曾国藩替容闳想到了一个差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