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注释[第6页/共8页]
[21]见《晋书》之《苻坚载记上》、《王猛传》。
[39]公元502年,梁武帝制定雅乐;505年,设立五馆;512年,制成五礼。梁武帝的制礼作乐,让北方士族都感到恋慕。
[9]以上请参看《魏书·太祖纪》、《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范文澜《中国通史》。
第一章
[11]见《魏书·太祖纪》。
[33]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九。
[14]见《高僧传·佛图澄传》。
[35]侯景起兵在太清二年八月戊戌,台城沦陷在次年三月丁卯。
跋文
[5]请参看周时奋《中国汗青十一讲》。
[20]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卿希泰、唐大潮《玄门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寇谦之条。
[15]次于拓跋焘的有两个:拓跋珪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三十九岁;拓跋宏在位二十八年,享年三十三岁。
[19]比如刘渊始都平阳,刘曜又迁都长安;石勒始都襄国,石虎又迁都邺城;北魏都平城,厥后又迁都洛阳。
[35]《法学汇编》又译《法理汇要》;《法学泛论》又译《法学门路》,或称《法学家指南》;《法律新编》又译《新律》。
[28]公布占田令,是在西晋太康元年(280),见樊树志《国史提要》;公布占客令,是在东晋大兴四年(321),见翦伯赞《中国史纲领》。
[16]见《宋书·武帝纪》、《晋书·何无忌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
[15]请参看钱穆《国史纲领》。
[36]基督教会承认的罗马帝国“大帝”只要三个:君士坦丁、狄奥多西和查士丁尼,见(日)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
[21]见《魏书》之《世祖纪》、《释老志》,《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四。关于寇谦之建天师道场的时候,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称在424年,卿希泰、唐大潮《玄门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寇谦之条称在公元425年,《资治通鉴》无记录。
[28]见《宋书》之《孝武帝纪》、《二凶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七。
[20]见《晋书·苻坚载记上》。
[12]“和尚”是梵文“邬波驮耶”的不切当音译,也写作“和上”。上与尚都有高贵的意义,是以“和尚”也是意译。邬波驮耶在印度原为“师父”的俗称,中国佛教典范普通用于对佛西席长的尊称,厥后变成对和尚的通称。
[27]南北朝期间北方佛教石窟约有二十多处,每处洞窟或数十,或上百,或上千,比较驰名的另有克孜尔石窟、麦积山石窟等。
[38]见《梁书·武帝纪下》。
[8]见《南史·陈本纪下》。
[31]以上见《魏书》之《任城王云传》、《李冲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八。
[3]见林语堂《北方与南边》。
[38]查士丁尼生于公元482年或483年,死于565年,527年景为天子。
[44]见《周书·武帝纪上》。
[1]本节史实和描述请参看崔连仲主编《天下通史·当代卷》,郭圣铭《天下文明史纲领》,(英)韦尔斯《天下史纲》,美国期间糊口公司《环球通史》,(日)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上海词典出版社《天下汗青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