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注释[第5页/共8页]
[11]此曲也叫《后庭花》,传为陈叔宝填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另《旧唐书·音乐志》称:“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杜牧《泊秦淮》亦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以下关于佛图澄事迹,均见《晋书·佛图澄传》,并请参看《魏书·释老志》、《高僧传·佛图澄传》、《世说新语·言语四十五》及刘孝标注引《澄别传》、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佛图澄条。
[45]见《大正藏》卷五十二。
跋文
[19]比如刘渊始都平阳,刘曜又迁都长安;石勒始都襄国,石虎又迁都邺城;北魏都平城,厥后又迁都洛阳。
[9]以上请参看《魏书·太祖纪》、《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范文澜《中国通史》。
[31]梁武帝之前,中国佛教徒常常遵循小乘佛教《十诵律》规定,答应吃“三种净肉”(即不为吃肉而用心杀生之肉)。梁武帝为体味决财务题目,遵循大乘佛教主张制止荤腥,此为中国佛教徒完整茹素之始。
[1]关于中国不成能自发地产生本钱主义,顾准先生有详确而权威的阐述,请参看顾准《本钱的原始堆集和本钱主义生长》。
[14]见《高僧传·佛图澄传》。
[33]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九。
[22]见《魏书·崔浩传》。
[10]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翦伯赞《中国史纲领》、(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24]据《宋书·武三王传》,刘裕七子,宗子少帝刘义符,次子庐陵王刘义真,三子宋文帝刘义隆。
[25]见《魏书·高允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
[28]见《晋书》之《苻坚载记下》、《王猛传》、《苻融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五。
[30]见《晋书》之《苻坚载记下》、《姚苌载记》,《资治通鉴》卷一百5、卷一百六。
[15]次于拓跋焘的有两个:拓跋珪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三十九岁;拓跋宏在位二十八年,享年三十三岁。
[34]见《梁书·萧正德传》、《南史·萧正德传》、《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
[21]见《晋书·赫连勃勃载记》、《魏书·崔浩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八。
[4]见《后汉书·刘英传》、《魏书·释老志》。任继愈先生以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可靠时候是在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能够采信。请参看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
[22]见《宋书·傅亮传》、《晋书·恭帝纪》、《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九。
[7]见《晋书·刘元海载记》。
第三章
[7]请参看刘明翰主编《天下史·中世纪史》。
[41]请参看钱穆《国史纲领》、樊树志《国史提要》、(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28]见《魏书·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35]侯景起兵在太清二年八月戊戌,台城沦陷在次年三月丁卯。
[18]据《晋书·安帝纪》,桓玄称帝,是在元兴二年(403)十仲春二十九(壬辰);刘裕起兵,则在次年仲春二十三(乙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