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 第1章 这世界有救吗

第1章 这世界有救吗[第6页/共9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么,孔子有甚么事放心不下?

庄子说:燕国为锋,齐国为刃,魏国为脊,宋国为环,韩国为柄,渤海为鞘,北岳为带,以五行制寰宇,以造化御群生,故触类旁通,高低无碍。此剑一出,诸侯正,天下定。此乃天子之剑。

王问:天子之剑如何?

当然不是。那是甚么?爱。是以孔子说,一小我如果没有爱心,就不会拿礼乐当回事。这层意义,他是用反问的语气说出来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3]

这时,子路是在对父老说话,以是直呼孔子其名。

好嘛!肚子饿就不吝妄取,吃饱了就装模作样,天底下另有比这更奸滑虚假的吗?[16]

由此可见,管用的不是甚么爱,而是威胁利诱,酷刑峻法。这就是韩非的剑。

庄子说:智勇为锋,廉洁为刃,贤能为脊,忠圣为环,豪杰为柄,上法彼苍以顺三光,下法大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方。此剑一出,如雷霆之怒,四海以内无不唯命是从。此乃诸侯之剑。

庄子和庄子学派跟墨家一样,也以为礼乐虚假。并且,他们也喜好编故事嘲笑儒家。

题目是,救得了吗?

仁爱与兼爱,有辨别吗?

墨子说,孔丘周游各国困于陈、蔡之间时,子路蒸了一只小猪给他,他不问来路就吃了。子路剥下别人的衣服去换酒,他也不问来源就喝了。厥后回到鲁国,却又“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仿佛君子。子路问他为甚么一前一后判若两人,孔丘竟然说,当时求生,现在求义呀!

墨家、道家、法家,全都反对。

合。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最首要的门生之一。他是听到孔子病重的动静后,从外埠赶来的。子贡赶到时,孔子正拄着拐杖在门口漫步。见到子贡,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赐,你如何来得如许晚啊![4]

不过,对于救世之争而言,首要的还不是如何救,而是救不救。究竟上就有人不主张救。在他看来,这天下底子就没得救,也不该救,不能救。就算当真要救,有效的也不是仁爱或兼爱,而是不爱。

儒家与法家,的确鸡同鸭讲。

记得还是周游各国那会儿,孔子一行从楚国的叶县(叶读如社)返回蔡国,找不到渡口。这时,随行并担负驾驶员的是仲由(字子路)。孔子便接过缰绳,让子路去“问津”(扣问渡口)。

庄子说: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那么,孔子究竟如何了?

韩非讲的故事,最驰名的是“冲突”。

不要仁爱要兼爱

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一天早晨,两个儒家之徒去盗墓。大儒在空中望风,小儒在墓里作案。大儒问:天快亮了,如何样了?小儒答:还没解开衣服呢!这死人嘴里有颗珠子。不过,这番对话是吟诗。

大儒问:东方作矣,事之何若?

兼爱。

这是话里有话。意义是:你们家孔夫子不是给天下人指导迷津的吗?还找不到渡口?或者说,孔或人早就晓得前程在哪儿了,何必还来问我?

在他看来,宰予真是没有爱心。孔子说,丧期为甚么定为三年?就因为“三年乃免于父母之怀”。是的,孩子长到三岁,父母亲才不抱了。爹妈抱了你三年,你不该为他们守丧三年吗?何况实际上还只要二十五个月。如许合情公道的事,宰予如何就想不通呢?[1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