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金石巷的偶遇[第2页/共3页]
“……你细心看这金线,它不是金色,是土黄色。再翻过来,你细心看侧面石皮,这儿有个苔斑,瞧见了没有?”钱掌柜指着一个恍惚的小青斑给吴娘她们传看,“青苔斑点是朝天岩特有的,下回记着喽!”
“你看这走线,太硬了……”钱掌柜摸了几十年的石料,不但经历丰富,且颇通讲授,“……金线不是老坑特有的,很多坑种都有这丰度,但老坑的金线、银线更温和规律……”
“好咧,这就来!”
这么一想,便觉在寺里逛着也没滋味了。沈砚起家道:“吴娘,走罢,我想去金石巷再买几块石头。”
钱掌柜挑出一块两寸厚的片石递给她,温暖道:“七娘子认一认,这是甚么石材?”
因着江南天时,大理和骠国的翡翠原石倒是流入很多,沈砚的二叔就对赌石这类刺激弄法非常上瘾。沈砚正要转回眼,忽见那人堆里有人似是发觉到她的视野,准准地回望过来。
吴娘昂首叹道:“真是美极了,可惜再晚半个月就要干枯。”
沈砚受教,眼波一转,“还请徒弟再帮我多挑几块,我归去好对比着渐渐揣摩。”
吴娘和阿桃阿杏这些年耳濡目染,也晓得些陋劣事理,便也跟着凑趣。
哄闹声叫几人都吸引了重视力,沈砚也顺势望畴昔。隔壁赌石圈里,内里除了店里坐着解石的玉匠,似另有个蓝衣人,而阿谁非常有压迫感的男人……这会儿看着除了格外高挑些,再没那丝叫她顾忌的骁悍气。
如许的类似叫沈砚心上被针扎似的一个激灵。她知本身眼中平湖底下是警悟和核阅,那人在仿她。
沈砚向老掌柜浅笑请安,两人也不废话,就站在门口的砚石堆里挑遴选拣。阿福没说错,选料最宜在雨天或雨后,因石材沾了水才轻易看清纹理、色采和瑕疵。这还只是最简朴的,案板上的这大大小小三五十块虽都是砚石,但如何辩白产地、坑洞、石质,却不但凭眼睛。
伴计阿福跑去烧水泡茶,年逾五十的钱掌柜拿了小锤亲身欢迎。
沈砚是个低调性子,但再轻的石料几块加着也有五六十斤重,总不能叫阿桃阿杏就这么抱归去。那回她付账后叫送去太守府,可实在叫店家吃了一惊,谁能推测这纤美弱质的少女竟是太守府的女公子,这位女公子竟另有拿刀锤的爱好!
那眼里并没有甚么本色,和她如出一辙。
她不是吝啬之人,但钱掌柜要送她一块洮砚石,还是叫她吃了一惊。洮砚石存世最稀,汇集最难,洮砚之珍,乃至叫仿冒不断,让很多人误觉得洮砚不过如此。她才刚学点外相,可不敢拿洮河石糟蹋。
一刹时,沈砚背脊一寒,眼神不由僵住了。
“这都扔出来多少钱了……”
沈砚几个还没迈进门槛,就有认得她的伴计小跑来号召,“七娘子,本日雨后,恰是挑石料的好机会咧!”
沈砚由她们玩闹,只跟在钱掌柜身边学辨石。
沈砚接过,细心打量。这块石料只合掌大小,色蓝中带黑,石面上有不法则金线,触手细致,抚之柔滑。她心中稀有了,笑道:“还请徒弟将小锤借我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