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页/共5页]
路-宋朝的路最后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地区,厥后逐步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子。最后分天下为十五路,厥后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3],和明天的省区大抵类似。比方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陕西路、河北路等,都和明天的省名不异,地区也大抵相称[4]。元朝也有路,宋朝的路大,元朝的路小,相称于州府。
秦朝天子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构成中枢机构。丞相禀承天子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掌天下军事;御史大夫是天子的秘书长兼管监察。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汉初因循秦制,汉武帝今后,丞相职位虽尊,权力却逐步缩小。比方霍光以大司顿时将军领尚书事,辅理国政,其权势就远在丞相之上。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1],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但到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2],三公只措置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了。
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5],但是正式定为官号是在辽代。辽代中枢机构是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明朝废中书省,天子亲理国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土衔草拟诏谕。厥后大学士逐步参与大政,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辅臣有元辅、首辅之称。清沿明制,到雍正时建立军机处,大学士就没有甚么权柄了。
关于当代西州郡县邑的建置、因革及其境域,目前可查阅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九州之说,最早见于《尚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不但详细记录了九州的疆界区划,并且把各州内的山川漫衍、交通物产、水土管理、贡赋品级说得一清二楚,是我国最早、最有代价的地缘文明记录。九州的意义,实际上是当代中国分歧部落,分歧文明风行地区。这一格式影响到明天都有其头绪可循,如果对《禹贡》这篇文章略减轻视而加以研讨,不但对上古期间中国文明会有一深切体味,并且对于明天也有特别的指导意义。以是,很多跨国公司在其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都要构造专人研讨《禹贡》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