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第3页/共9页]
胸藏邱壑,都会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不独诵其诗读其书,是尚友前人;即观其书画,亦是尚友前人处。
“耻”之一字,以是治君子;“痛”之一字,以是治小人。
藏书不难,能看难堪;看书不难,能读难堪;读书不难,能用难堪;能用不难,能记难堪。
文人每好鄙薄富人,然于诗文之佳者,又常常以金玉、珠玑、斑斓誉之,则又何也?
第八卷
大师之文,吾爱之慕之,吾愿学之;名家之文,吾爱之慕之,吾不敢学之。学大师而不得,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也,学名家而不得,则是“画虎不成反类狗”矣。
古之不传于今者,啸也、剑术也、弹棋也、打球也。
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知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无花月则已,有则必当赏玩;无才子才子则已,有则必当倾慕顾恤。
前人四声俱备,如“六”“国”二字,皆入声也。今梨园演《苏秦剧》,必读“六”为溜,读“国”为鬼,从无读入声者。然考之《诗经》,如“良马六之”, “无衣六兮”之类,皆不与去声协,而协祝、告、燠。“国”字皆不与上声协,而协入、陌、质韵。则是前人似亦有入声,一定尽读“六”为溜,读“国”为鬼 也。(此则之协,原文为左口右十口十,协的古字)
躬耕,吾所不能,学灌园罢了矣;樵薪,吾所不能,学薙草罢了矣。
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健壮;甚矣全才之难也。兼之者,其惟莲乎?
寻乐境乃学仙,避苦趣乃学佛。佛家所谓“极乐天下”者,盖谓众苦之所不到也。
水之为声,有四:有瀑布声,有流泉声,有滩声,有沟浍声。风之为声,有三:有松涛声,有秋叶声,有波浪声。雨之为声,有二:有梧叶荷叶上声,有承檐溜竹筩中声。
文人讲武事,多数纸上谈兵;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若无诗酒,则山川为具文;若无美人,则花月皆虚设。
莳花须见其开,待月须见其满,著书须见其成,美人须见其畅适,方有实际。不然皆为虚设。
胸中小不平,能够酒消之;人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
镜与水之影,所受者也;日与灯之影,所施者也。月之有影,则在天者为受,而在地者为施也。
古人欲以十年读书,十年游山,十年检藏。予谓检藏尽可不必十年,只2、三载足矣,若读书与游山,虽或相倍蓰,恐亦不敷以偿所愿也,必也如黄九烟前辈之所云:“人生必三百岁而后可乎!”
花与叶俱可观者:秋海棠为最,荷次之,海棠、酴醾、虞美人、水仙又次之。叶胜于花者,止雁来红、美人蕉罢了。花与叶俱不敷观者:紫薇也、辛夷也。
蛛为蝶之敌国,驴为马之附庸。
蝉为虫中之夷齐,蜂为虫中之管晏。
为浊富不若为贫寒;以忧生不若以乐死。
新月恨其易沈,缺月恨其迟上。
“斗方”止三种可取:佳诗文,一也;新题目,二也;精格式,三也。
园亭之妙在邱壑安插,不在雕绘零碎。常常见人故里亭,屋脊墙头,雕砖镂瓦。非不穷极工巧,然未久即坏,坏后极难补葺。是何如朴实之为佳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