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第3页/共9页]
可觉得常者,必其平平无奇,如种田读书之类是也。
事但观其已然,便可知其已然。人必尽其当然,乃可听其天然。
办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
人生耐贫贱易,耐繁华难;安发愤易,安适散难;
以汉高祖之贤明,知吕后必杀戚姬,
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朴重。
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赋之;人无形质,地以六谷养之。
我见人醇谨,则爱。见人暴躁,则恶。
不幸家庭衅起,须谦让曲全,勿失旧欢。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请教,则向善必笃也。
圣贤教人,老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常行波折当中矣。
见世人之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
大族惯习骄奢,最难教子。寒士欲餬口活,还是读书。
意趣狷介,利禄不能动也。志量弘远,繁华不能淫也。
交朋友增面子,不如交朋友益身心。
莲朝开而暮合,至不能合,则将落矣。
利当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顾其为害也。
常思或人德业胜於我,或人学问胜於我,则能够自惭矣。
繁华非荣,繁华而利济於世者为荣。
神传於目,而目则有胞,闭之能够养神也。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成医。
古之言忧者,必曰天下忧、廊庙忧。可知当大任者,其心良苦。
而时人乃藉以逞豪奢矣。
为学之功在是,摄生之道亦在是。静敬之益人大矣哉,学者可不务乎?
餬口各有恒业,那得管闲事、说闲话。荒我端庄工夫。
或二者俱不从,则宜其有凶无吉矣。乃洪范稽疑之篇,则於龟从筮逆者。
食之而种其核,犹饶活力焉。此可见积善者有馀庆也。
身材发肤,总有破坏之时,要留个称呼後世。
济世虽乏赀财,而用心便利,即称父老。
居易俟命,见危受命。言命者,总不过顺受其正。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孔门为学之序也,今但学其艺罢了。
贤人以悲悯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
不蹶於山而蹶於垤,则纤细宜防也。
持盈保泰,总须谦让,而恃强者,乃自取灭亡。
事当难处之时,只让退一步,便轻易处矣。
秦始皇灭东周之岁而刘季生,
正可於朋友集会时,述之以助清谈。
小人处世尽设构造,而乡党皆避之若鬼,以是小人枉做了小人。
财不患其不得,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
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
数虽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数亦难违。
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大,则俯仰间皆文章也。
以是淫是万恶之首。
读论语公子荆一章,富者可觉得法。
言不成尽信,必揆诸理。事未可遽行,必问诸心。
静能生悟,即鸟啼花落,都是化机。
心不成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
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
前人以往之得失,且不必论,但须论己。
围炉夜话 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或默沉默无一言,
桃实之肉暴於外,不自怜惜,人得取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