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依然女生呀呀嘿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第1页/共9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权势之徒,虽嫡亲亦作威福,岂知烟云过眼。已立见其灭亡。

六合无穷期。工夫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

贫者士之常,士不安贫,乃反其常。

梁武帝灭南齐之年而侯景降,可知天道好还也。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说话深切,终为福薄之人。

祸出於口,而口则有唇,阖之能够防祸也。

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兴汉室者,必武侯也。

此可见凶暴非隽誉也,即当发愤为仁慈。

善办事者,但就是非可否,核定则程而不必利於己。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於父母。创业还须深虑,恐贻害於子孙。

有守虽无所展布,而其节不挠,故与有猷有为而并重。

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朴重。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造作气,便非本质人。

观周公之不骄不吝,有才何可自矜?

明犯国法,罪累岂能幸逃?白得人财,赔了偿要更加。

常思或人境地不及我,或人运气不及我,则能够自足矣。

神传於目,而目则有胞,闭之能够养神也。

专教子孙投机,其後必至争赀财而伤骨肉。

前人比父子为桥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

教后辈求显荣,不如教后辈立操行。

敬者,心常惺惺之谓也。又况静能延寿,敬则日强。

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

自虞廷立五伦为教,然後天下有大经。

必使身後有可传之事,方为此生不虚。

谗人之簸弄调拨,景象虽若甚迫,淡而置之,则自消矣。

积德济人,人遂得以安然,即在我亦为称心。

凡事勿徒委於人,必身材力行,方能有济。

贫寒,乃读书人顺境。俭仆,即种田人丰年。

天下无憨人,岂可妄行讹诈?世上皆苦人,何能独享安适?

一恕字是接物之要,以是毕生可行也。

浑厚之人。始可托大事,故安刘氏者,必绛侯也。

非常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昧学亏损,是办事良方。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意学来,方能受益。

前人忠孝不离心头。古人忠孝不离口头,此是多么志量!

富不肯读书,贵不肯积善,错过可惜也。

守身必松散。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

本身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

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萨。能脱身樊笼外,便是大豪杰。

孔子何故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食之而弃其壳,绝偶然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但患我不肯济人,休患我不能济人。

后辈本性未漓。教易入也,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根。

古人称诸生曰秀才,称贡生曰明经,称举人曰孝廉。

古之克孝者多矣,独称虞舜为大孝。盖能为其难也。

不幸家庭衅起,须谦让曲全,勿失旧欢。

夙夜所为,得无抱惭於裘影。工夫已逝,尚期见效於桑榆。

不管习多么业,总不成有粗浮心。

繁华有定命,学问则无定命。求一分,便得一分。

不改祖宗成法,忠诚节约,定为悠长人家。

存科名之心者,一定有琴书之乐。

读书不下苦功,妄图显荣。岂有此理?

高自位置者。难保其终,亢则有悔也。

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