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原道训[第5页/共7页]
道之要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用也。寂然应感,殷然反本,则沦于无形矣。所
故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许由小天下而不以己易尧
内不失其情,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小大修短,各有其具,万物之至,
异也。失其所守之位,而离其外内之舍,是故举错不能当,动静不能中,毕生运
者也。是故以中制外,百事不废;中能得之,则外能收之。中之得则五藏宁,思
非此谓也,得意罢了。得意,则天下亦得我矣。吾与天下相得。则常相有,己又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外洋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
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弃累而无根。怀囊六合,
平之至也;不与物散,粹之至也。能此五者,则通于神明;通于神明者,得其内
矣。是故贤人令人各处其位,守其职,而不得相干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处
钓于河边,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当此之时,口不设言,手不
之也。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干枯。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
享无患者,何也?以其托于后位也。此俗世庸民之所公见也,而贤知者弗能避也。
所不在。是故贵虚者,以毫末为宅也。
守也。夫举天下万物,支蛲贞虫,爬动支作,皆知其喜憎短父老,何也?以
不成究也,秉其要归之趣。夫镜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周遭曲直弗能逃也。
丈夫恬然无思。淡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陵
万物回周扭转,不为先唱,感而应之。是故贵者必以贱为号,而高者必以下为基。
于中,禀授于外而以自饰也。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不留于心志,不滞于五
万方百变,消摇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得意之也,乔
以耦变,先亦制后,后亦制先。是何则?不失其以是制人,人不能制也。时之反
常转,者主浮,天然之势也。是故东风至则甘霖降,生养万物,羽者妪伏,毛
藏金于山,藏珠于渊,倒霉货财,不贪势名。是故不以康为乐,不以慊为悲,不
达而不荣,处高而不机,持盈而不倾,新而不朗,久而不渝,入火不焦,入水不
之患。此膏烛之类也,火逾但是消逾亟。
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
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人大怒破阴,
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
授无形;原流泉氵孛,冲而徐盈;地痞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六合,横
尚力量;人不驰弓,马不解勒;便之也。故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成际,深不成测,包裹六合,禀
此观之,万物固以天然。贤人又何事焉?
成,性命成而好憎生矣。故士有必然之论。女有不易之行,端方不能周遭,钩绳
其性之在焉而不离也。忽去之,则骨肉无伦矣。古人之以是眭然能视,?1然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