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原道训[第4页/共7页]
而不众,损之而不寡,斫之而不薄,杀之而不残,凿之而不深,填之而不浅。忽
其性之在焉而不离也。忽去之,则骨肉无伦矣。古人之以是眭然能视,?1然能听,
而不先。荏弱以静,舒安以定,攻大靡坚,莫能与之争。
后死,莫之能怨。得以利者不能誉,用而败者不能非,收聚畜积而不加富。布施
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于使蟹捕鼠,蟾诸捕蚤,不敷以禁奸塞邪,乱乃逾滋。
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
不抢先,故疾而不迟。昔舜耕于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尧角,以封壤肥饶相让;
不成究也,秉其要归之趣。夫镜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周遭曲直弗能逃也。
无穷。鬼出电入,龙兴鸾集,钧旋毂转,周而复匝,已雕已琢,还反于朴,有为
以毛而弥远,久淫而不还,形闭中距,则神无由入矣。是以天下时有盲妄自失
耀,生而如死。夫天下者亦吾有也,吾亦天下之有也,天下之与我,岂有间哉!
富、劳役失其志德者也。故夫乌之哑哑。鹊之,岂尝为寒暑、燥湿变其声哉!
莫能害之。是故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外洋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
处小而不逼,处大而不窕。其魂不躁,其神不娆,湫孤单,为天下枭。大道坦
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沈浮俯仰。恬但是纵之,迫则用之。其纵之也若委
而仿洋于山峡之?9,此齐民之所为形植黎黑。忧悲而不得志也。贤人处之,不
异也。失其所守之位,而离其外内之舍,是故举错不能当,动静不能中,毕生运
之也。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干枯。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
丈夫恬然无思。淡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陵
之则废,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此三者,不成不慎
若浊。浊而徐清,冲而徐盈。澹兮其若深渊,泛兮其若浮云;若无而有,若亡而
故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许由小天下而不以己易尧
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皆生
吾所谓得者,性命之情处其所安也。夫性命者,与形俱出其宗。形备而性命
游于江浔海裔。驰要,建翠盖,目观掉羽、武象之乐,耳听滔朗娟秀激扌之
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外洋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财宝者万
国。故机器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在身者不知,何远之所能怀?
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心。神与化游,以抚四方。是故能天运地滞,
天下之物。莫荏弱于水,但是大不成极,深不成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无
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浸于金石,禽兽巨大,豪毛津润,羽翼奋也,角
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冥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
不易天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弃累而无根。怀囊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