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原道训[第3页/共7页]
后死,莫之能怨。得以利者不能誉,用而败者不能非,收聚畜积而不加富。布施
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成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成胜
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通而稳定。静之至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好憎,
何故知其然也?凡人中寿七十岁,但是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乃至于死。
陈酒行觞,夜以继日,强弩弋高鸟,走犬逐狡兔,此其为乐也。炎炎赫赫,怵然
以耦变,先亦制后,后亦制先。是何则?不失其以是制人,人不能制也。时之反
其性之在焉而不离也。忽去之,则骨肉无伦矣。古人之以是眭然能视,?1然能听,
而移风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法度科罚,何足乃至之也!是故贤人内修其本,
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弃累而无根。怀囊六合,
坦,去身不远,求之近者,往而复反。迫则能应。感则能动,物穆无穷,变无形
笼,因江海觉得罟,又何亡鱼失鸟之有乎?故矢不若缴,缴不若无形之像。夫释
不成究也,秉其要归之趣。夫镜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周遭曲直弗能逃也。
平之至也;不与物散,粹之至也。能此五者,则通于神明;通于神明者,得其内
水居窟穴。禽兽有芄,群众有室,陆处宜牛马,舟行宜多水,匈奴出秽裘,于、越
鹰雕搏鸷。虫豸蛰藏,草木注根,鱼鳖凑渊;莫见其为者,灭而无形。木处榛巢,
听之不闻其声,循之不得其身;无形而无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有趣而五味
神农之播谷也,因苗觉得教。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鸟排虚而飞,兽庶
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于使蟹捕鼠,蟾诸捕蚤,不敷以禁奸塞邪,乱乃逾滋。
戮笑者,何也?形神相失也。故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
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故穷无穷,极无
鸲鹆不过济;<豸舟>渡汶而死;形性不成易,势居不成移也。是故达于道者,反
不易天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为愁悴怨怼,而不失其以是自乐也。是何也?则内有以通于天机,而不以贵贱、贫
夫有天下者,岂必摄权持势,操杀生之柄,而以行其号令邪?吾所谓有天下者,
而不众,损之而不寡,斫之而不薄,杀之而不残,凿之而不深,填之而不浅。忽
繁用者,非致远之术也。离朱之明,察箴末于百步以外,不能见渊中之鱼;师旷
柄,而游于无穷之地。是故天下之事,不成为也,因其自但是推之;万物之变,
之,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贱,
枯形于连嵝列埒之门,而贵蹈于污壑阱陷当中。虽生俱与人钧,但是不免为人
不抢先,故疾而不迟。昔舜耕于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尧角,以封壤肥饶相让;
耀,生而如死。夫天下者亦吾有也,吾亦天下之有也,天下之与我,岂有间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