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依然女生呀呀嘿 > 卷十四 诠言训

卷十四 诠言训[第3页/共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贤人胜心,世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重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成两立。一置一废。故贤人损欲而处置于性。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接而说之,不知短长,嗜欲也。食之不宁于体,听之分歧于道,视之不便于性。三官交争。以义为制者,心也。割痤疽,非不痛也;饮毒药,非不苦也;但是为之者。便于身也。渴而饮水,非不快也;饥而大晔常非不澹也;但是弗为者,害于性也。此四者,耳目鼻口不知所取去,必为之制,各得其所。由是观之。欲之不成胜,明矣。

《诗》之失僻,乐之失刺,礼之失责。徵音非无羽声也,羽音非无徵声也,五音莫不有声,而以徵羽定名者,以胜者也。故仁义智勇,贤人之所备有也,但是皆立一名者,言其大者也。阳气起于东北,尽于西南,;阴气起于西南,尽于东北。阴阳之始,皆调适类似,日长其类,以侵相远,或热焦沙,或寒凝水,故贤人谨慎其所积。水出于山,而入于海;稼生于野,而藏于廪。见所始则知终矣。席之先雚蕈,樽之上玄酒,俎之先生鱼,豆之先泰羹,此皆不快于耳目,不适于口腹,而先王贵之,先本而后末。贤人之接物,千变万轸,必有不化而应化者。夫寒之与暖相反,大寒地坼水凝,火弗为衰其暑;大热烁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寒暑之变,无损益于己,质有之也。贤人常后而不先,常应而不唱;不进而求,不退而让;随时三年,时去我先;去时三年,时在我后;无去无就,中立其所。

凡治身养性,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使在己者得,而邪气因此不生,岂若忧瘕疵之与痤疽之发,而预备之哉!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敢入;昆山之玉瑱,而尘垢弗能污也。贤人无去之心,而心无丑;无取之美,而美不失。故祭奠思亲不求福,飨宾修敬不思德,唯弗求者能有之。处尊位者,以有公道而忘我说,故称尊焉,不称贤也;有大地者,以有常术而无钤谋,故称平焉,不称智也。内无暴事以离怨于百姓,外无贤行以见忌于诸侯,高低之礼,袭而不离,而为论者莫然不见所观焉,此所谓藏无形者。非藏无形,孰能形!三代之所道者,因也。故禹决江河,因水也;后稷播种树谷,因地也;汤、武平暴动,因时也。故天下可得而不成取也,霸王可受而不成求也。

非易不成以治大,非简不成以合众。大乐必易,大礼必简。易故能天,简故能地。大乐无怨,大礼不责,四海以内,莫不体系,故能帝也。心有忧者,筐床衽席,弗能安也;菰饭◆解牛,弗能甘也;琴瑟鸣竽,弗能乐也。患解忧除,然后食甘寝宁,居安游乐。由是观之,生有以乐也,死有以哀也。今务益性之所不能乐,而以害性之以是乐,故虽富有天下,贵为天子,而不免为哀之人。凡人之性,乐恬而憎悯,乐佚而憎劳。心常无欲,可谓恬矣;形常无事,可谓佚矣。游心于恬,舍形于佚,以俟天命。自乐于内,无急于外,虽天下之大,不敷以易其一概。日月《广叟》而无溉于志,故虽贱如贵,虽贫如富。大道无形,大仁无亲,大辩无声,大廉不嗛,大勇不矜。五者无弃,而几向方矣。军多令则乱,酒多约则辩;乱则降北,辩则相贼。故始于都者,常大于鄙;始于乐者,常大于悲;其作始简者,其终本必调。今有美酒嘉肴以相飨,卑体婉辞以接之,欲以合欢;争盈爵之间反生斗,斗而相伤,三族树敌,反其所憎,此酒之败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