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俶真训[第3页/共6页]
是故贤人内修道术,而不过饰仁义,不知耳目之宣,而游于精力之和。若然
小有所志,而大有所忘也。今万物之来,擢拔吾性,扌蹇取吾情,有若根源,虽
者,必有色于外矣。夫岑木色青翳,而蠃<疒俞>蜗,此皆治目之药也。人无
神者神居之。道出一原,通九门,散六衢,设于无垓坫之宇,孤单以虚无。非有
莫不然仰其德以和顺。当此之时,莫之领理。决离隐密而自成。浑浑苍苍,
求知之于耳目,是释其召々,而道其冥冥也,是之谓失道。心有所至,而神喟
接而未成兆朕。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
狡狗之死也,割之犹濡。是故伤死者其鬼娆,时既者其神漠。是皆不得形神俱没
死生之境,而通于荣辱之理。虽有烈焰大水弥靡于天下,神无亏缺于胸臆当中矣。
然在之,反之于虚。则消铄灭息,此贤人之游也。故古之治天下也,必达乎性命
也。况一世而挠滑之,曷得斯须平乎!古者至德之世,贾便其肆,农乐其业,大
以内,一举而千万里。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
是故贤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于
未始有有无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ㄨ】所谓有始者,繁愤未发,萌兆牙?2,
储与扈冶,浩浩大瀚,不成隐仪揆度而通灿烂者。有未始有有无者,包裹六合,
之无一辐。有之能够备数,无之未有害于用也;己自发得独擅之,不通之于六合
譬若梦为鸟而飞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觉而后知其梦
身犹不能行也。又况所教乎?是何则?其道外也。夫以末求返于本,许由不能行
仿佯于灰尘以外,而消摇于无事之业,含阴吐阳,而万物和同者,德也。是故道
此我所羞而不为也。是故与其有天下也,不如有说也;与其有说也,不若尚羊物
以丧性命,有衰渐以然,所由来者久矣!
之情。其举错一定同也,其合于道一也。
白而不黑,行纯粹而不糅,处玄冥而不暗,休于天钧而不为,孟门、终隆之山
为于物也,物以有为于己也。是故发难而顺于道者,非道之所为也,道之所施也。
夫夏季之不被裘者。非爱之也,燠不足于身也;夏季之不消た者,非简之也,
朴素未散,旁薄为一,而万物大优,是故虽有羿之知而无所用之。及世之衰也,
土汩之;人道温馨,而嗜欲乱之。夫人之所受于天者,耳目之于声色也,口鼻之
缘饰《诗》、《书》,以买名誉于天下。繁登降之礼,饰绂冕之服,聚众不敷以
便而势利也。古之贤人,其和愉安好,性也;其志得道行,命也。是故性遭命而
死不敷以禁之,害何足以恐之?明于死生之分,达于短长之变,虽以天下之大,
明,立承平者处大堂。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是故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
根茎枝叶,翠绿苓茏,萑{艹扈}炫煌,飞爬动,支行哙息,可切循掌控而
窜改,六合之间何足以论之。夫疾风孛攵木,而不能拔毛发;云台之高,堕者折
辩者不能说也,声色不能淫也,美者不能滥也,智者不能动也。勇者不能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