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依然女生呀呀嘿 > 卷二十 泰族训

卷二十 泰族训[第2页/共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古者设法而不犯,刑错而不消,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故举天下之高,觉得三公;一国之高,觉得九卿;一县之高,觉得二十七大夫;一乡之高,觉得八十一元士。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明于天道,察于地理,通于情面。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满足以知变者,人之英也;德足以教养,行足以隐义,仁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者,人之俊也;行足觉得仪表,满足以决怀疑,廉足以分财,信可使守约,作事可法,出言可道者,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比,见难不苟免,见利不苟得者,人之杰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以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

治大者道不成以小,地广者制不成以狭,位高者事不成以烦,公众者教不成以苛。夫事碎难治也,法烦难行也,求多难澹也。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石称测量,径而寡失;简丝数米,烦而不察。故大较易为智,曲辩难为慧。故无益于治,而无益于烦者,贤人不为;无益于用,而无益于费者,智者弗行也。故功不厌约,事不厌省,求不厌寡。功约,易成也;事省,易治也;求寡,易澹也。众易之,于以任人,易矣。孔子曰:“小辩破言,小利破义,小艺破道,小见不达,必简。”河以逶蛇,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阴阳有为,故能和;道以优游,故能化。

赵王迁流于房陵,思故里,作《山川》之讴。闻者莫不殒涕。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横眉裂眦,发植穿冠。因以此声为乐而入宗庙。岂古之所谓乐哉!故弁冕辂舆,可服而不成好也;大羹之和,可食而不成尝也;朱弦漏越,一唱而三叹,可听而不成快也。故无声者。正其可听者也;其有趣者,正其足味者也。吠声清于耳,兼味快于口,非其贵也。故事不本于品德者,不成觉得仪;言分歧乎先王者,不成觉得道;音不调乎《雅》、《颂》者,不成觉得乐。故五子之言,以是便说掇取也,非天下之通义也。圣王之设政施教也,必察其终始。其县法立仪,必原其本末,不苟以一事备一物罢了矣。见其造而思其功,观其源而知其流,故博施而不竭,弥久而不垢。未水出于山而入于海,稼生于田而藏于仓。贤人见其所生,则知其所归矣。故舜深藏黄金于崭岩之山,以是塞贪鄙之心也。仪狄为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以是遏流湎之行也。师延为平公鼓朝歌北鄙之音,师旷曰:“此亡国之乐也。”大息而抚之,以是防淫辟之风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