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解释1[第4页/共7页]
山珍海味令我们饱,
【经文】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统统统统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如有色、若无色;如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馀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故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无得无说分第七
【经文】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寂静佛土不?」「不也。世尊!何故故?寂静佛土者,即非寂静,是名寂静。」「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该住色生心,不该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比方有人,身如须弥山,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故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经文】「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故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故故?斯陀含名一来往,而实无来往,是名斯陀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故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故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皆应恭敬作礼环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解释】须菩提恭敬的对佛说:世尊,能有很多众生,听到如许的言说章句。而生起确切的信心吗?佛奉告须菩提:不要说这类疑虑的话。如来应化成分开这天下以後,第五个五百年开端的末法期间,有持守戒律修福的人,对於如许的言说章句。能生起信心,以此为实在。当知这类人,不但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经在无量千万佛的教养地点,种了很多善根。听到如许的章句,乃至只要一念便已生净信心。须菩提,如来很清楚的晓得,也很清楚的瞥见,像这类众生,都获得悟见如来,不成考虑的福德。为什麽呢?因为这类众生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已经没有无上正等正觉法相,也不能说没有正等正觉法相。为什麽呢?这类众生如果心存有无上正等正觉可证取,我相还在,就是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执取无上正等正觉法相,觉得有实在的佛法让他贯穿,能够依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人相还在,人相还在的话,究竟上我相也还在,也就是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麽呢?如果觉得等正觉法是没有的,我相人相不成取,众生相也不成取,而执取空无相,就是执取不法相,那麽我相人相众生相都还在,也就是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是,不该当取等正觉法,也不该当觉得既然是虚幻的,那就是断灭的,而执取不法。因为这个事理,以是,如来常常说:你们比丘,既然晓得我所说的佛法如同渡筏的比方,度过河就要舍筏,佛法也是如此,佛法尚且要舍弃,何况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