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14[第3页/共6页]
明白若辱﹔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五章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章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觉得和。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七章
有国之母,能够悠长﹔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开其兑,济其事,毕生不救。
未知雌雄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
荒兮,其未央哉。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八章
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天得一以清﹔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三章
故能成其私。
故不成得而亲,不成得而疏﹔
搏之不得,名曰微。
上善若水。
其次,亲而誉之﹔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不成得而贵,不成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建德若偷﹔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不言之教,有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其事好远。
谷得一以生﹔
上德有为而无觉得﹔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乐与饵,过客止。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是谓袭明。
非道也哉。
死而不亡者寿。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百姓皆注其耳目,贤人皆孩之。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广德若不敷﹔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地得一以宁﹔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故道生之,德畜之﹔
始制驰名,名亦既有,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