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14[第2页/共6页]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不自是,故彰﹔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其次,亲而誉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混兮其若浊﹔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非道也哉。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广德若不敷﹔
满足者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觉得教父。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不失其所者久。
有为而无不为。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故不成得而亲,不成得而疏﹔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非以其忘我邪。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荏弱胜刚烈。
为有为,则无不治。
以其生之厚。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七章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涣兮若冰之将释﹔
悠兮其贵言。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上德若谷﹔
不自见,故明﹔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诚全而归之。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何谓宠辱若惊。
贤人常偶然,以百姓心为心。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明道若昧﹔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常使民无知无欲。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建言有之: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犹兮若畏四邻﹔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搏之不得,名曰微。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天得一以清﹔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我独泊兮,其未兆﹔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天下有始,觉得天下母。
故能成其私。
故满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悠长。
其事好远。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九章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能够有国﹔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