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14[第1页/共6页]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天下有始,觉得天下母。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治大国,若烹小鲜。
百姓皆注其耳目,贤人皆孩之。
世人皆不足,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不尚贤,使民不争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俨兮其若容﹔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觉得道。
飂兮若无止。
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贤人常偶然,以百姓心为心。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出世入死。
是以贤人之治,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知和曰「常」,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弱其志,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大器晚成﹔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早服谓之重积善﹔重积善则无不克﹔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人之迷,其日固久。
非道也哉。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神无以灵,将恐歇﹔
明道若昧﹔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夫唯道,善贷且成。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塞其兑,闭其门,毕生不勤。
损之又损,乃至于有为。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豫兮若冬涉川﹔
是谓袭明。
搏之不得,名曰微。
天下无道,兵马生于郊。
荏弱胜刚烈。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故不成得而亲,不成得而疏﹔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能够有国﹔
明白若辱﹔
公乃全,全乃天,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上善若水。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往而不害,安平泰。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财贿不足﹔是为盗夸。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大象无形﹔
诚全而归之。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不自见,故明﹔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