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夜读全唐诗 > 第4章 李世民《帝京篇十首·其三》

第4章 李世民《帝京篇十首·其三》[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诗初创的“军事雅化”传统,在文学史上构成了奇特而深远的影响。在共时性方面,催生了虞世南《出塞》、杨炯《参军行》等边塞诗的雏形。与本诗近似,这些初期边塞诗在必然程度上揭示了军事活动的绚丽与豪放,但又剥离了传统边塞诗中常见的悲苦底色,闪现出一种主动向上的风采,表现了贞观期间的自傲与生机。在用时性嬗变上,盛唐王翰“醉卧疆场君莫笑”的狂欢化誊写,将战役场景描画得充满豪情与萧洒,进一步生长了这类军事雅化的气势;中唐李益“碛里征人三十万”的纪实转向,则在担当军事题材的根本上,更加重视对战役实际的实在描画,这些分歧气势的演变都能够追溯到唐太宗此诗所包含的暴力美学基因。

奇特进献:军事演练的剧院化闪现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一作载宴。

以诗为鉴,洞察《帝京篇十首·其三》选诗里的帝王经略与美学建构

颔联:器物与光影的诗意融会

诗中固然没有直接描画帝王的形象,但帝王的存在却无处不在。“移步”的行动表示着帝王作为决策者的身份,他掌控着从文到武的场景转换;“阅赏”表白帝王是这场军事活动的观赏者,他的视角决定了对军事活动的审美评价;“忘倦”则表现出帝王作为体验者,沉浸于这场军事与美学交叉的盛宴当中。这类缺席却又无处不在的在场体例,恰如福柯所言:“权力通过埋没本身来最大化其效应。”帝王以一种藏匿的体例利用着对军事活动的绝对掌控权,使权力的影响力得以更遍及、更深切地渗入。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在器物拟象方面,“雕弓写月”把拉满的弓弧比作弯弯新月,这一比方并非简朴的形似,而是包含着《周易》中“仰则观象于天”的陈腐观物体例,为冰冷的兵器付与了浪漫的天文诗意,使其超出了殛毙东西的范围,成为一种富有文明内涵的意象。“骏马疑电”则以闪电来描述奔马的速率,既活泼地揭示出骏马风驰电掣般的疾跑姿势,又符合《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的战术要求,表现出军事行动对速率的寻求。从光影美学角度来看,明月洒下的清辉与闪电般的骏马光影相互交叉,本来充满暴力色采的战役元素被奇妙地消解,转化为一场极具视觉打击力的静态雕塑艺术,给人以美的享用。

诗中,唐太宗李世民以活泼笔触,描画出一幅别具一格的帝王武宴图。这不但是一场军事活动的诗意闪现,更是对文武之道、战役美学以及帝国统管理念的深度表达,好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对贞观期间多元内涵的摸索之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