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扬锋汉起 > 第四十八章朝中争议

第四十八章朝中争议[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北府军怎能分开京口,要晓得建康的安危重于统统。

“其他各州声援的环境可有报来?”司马道子问道。

“……动静传出,建康城浑家心惶惑,朝庭该早做定夺,以正视听。”杜含说完,对着司马道子躬身一礼,退回席上。

司马道子连声道:“快传,快传。”

…………

胡藩解下承担,从怀中取出国书,有酒保上前捧过。开盒取出金冠,连同国书奉于司马道子案上。

世人一愣,如何跟杨安玄扯上干系了。

司马道子眉头皱起,下认识地塵尾敲打着掌心。

五兵部的官吏变得炙手可热起来,当差地时候有人相询;回家地时候有人拜候;到酒楼吃顿饭还是有熟人过来扣问……

司马道子心急如焚,动摇塵尾道:“免礼,胡参事,是何动静?好还是坏?”

王恭是天子信臣,庾楷则是会稽王地亲信,孔安国地话直接被世人疏忽。

徐邈沉声道:“燕军若南下,洛阳首当其冲。王爷应派兵驰援洛阳。一旦洛阳有变,恐怕天下震惊。”

王国宝算算路程,差未几一天赶了五十里路,挑不出弊端来,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大殿内齐齐呼出一口闷气。司马道子紧抓塵尾的手一松,脸上出现暖和的笑容,道:“胡参事,且起家说话。”

胡藩站起家,大声道:“伪燕主慕容垂遣使送来国书和金冠,向朝庭表达敦睦交好之意。”

“杨家以族军称雄,可在来岁寻机将杨佺期调离新野郡,转任堂邑(2)太守,让其保卫建康之北,加强京师战力。”

“杨家毕竟是四品门弟,若骤将杨安玄拔为上品,恐引上品门阀非议。臣弟觉得应为其留进身之步,方才是珍惜之意。”

世人纷繁点头拥戴,馅谀之词飘飞。

左边是尚书左仆射王珣、右仆射谢琰以及五部尚书,右边是中书令王国宝、侍中王爽、太常孔安国以及太子左卫率徐邈等人。

会稽王府,司马道子正襟端坐,手捧塵尾,其子司马元显捧剑侍立品后。

大事议定,天子退朝,号召会稽王一同前去西堂,兄弟俩人摆上酒,边喝边谈。

司马道子用塵尾小扣案几,止住世人群情后,道:“本王数次面圣,天子已下旨命北府兵北移,雍州、荆州、青、兖州、豫州招募练习兵马、补葺城池,谨防有变。”

王国宝拍案怒道:“王爽,你可愿替杨安玄包管,将来出了事治你包庇之罪。”

胡藩背负承担,大步流星踏入殿中。

玄月,秋高气爽。

胡藩轻笑道:“禀王爷,是好动静。”

杜含应道:“禀中书令,厉威将军杨思平率二千兵马于六月二十一日出发,七月八日达到洛阳城,现驻守在孟津关。”

天子司马曜道:“此番燕国献冠请和,杨安玄功不成没,加上杨家犁之功,朕要重重地封赏他,待弱冠后授个美官于他。”

世人都是心中一沉,恐怕坏动静传来。

司马曜下旨道:“仪曹侍郎郑丰为正使、散骑侍郎徐浩为副使,游骑将军邓方率轻骑骑两百保护,过京口时从北府军中抽调三百人,护送使团前去中山城媾和。”

胡藩早就传闻过这位中书令的德行,现在听他不分青红皂白就要问罪杨家,用心何其暴虐。

司马道子看过国书,将金冠交给酒保,表示重新装入盒中,站起家道:“金冠在此,此事应当不假,本王这就进宫奏明天子,请天子决计。来人,备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