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刘宋生乱[第1页/共3页]
刁弥获得动静,以为刘裕命不久矣,恰好趁此时报灭门之仇,因而收罗了百余名部曲潜至京口。
朝堂争辩不休,拓跋焘偏向于主战,但他亦担忧出战倒霉反而形成民气不安,白马公崔浩建议请国师寇谦之前来一卜休咎。
高阳公安同则以为,雍军在司、兖以及河东之地有十万雄军,不成轻启战事,与其与雍军硬碰不如借势宋军耗损雍兵力量,己军则尽力篡夺(北)燕国、远逐柔然,强大气力。
三月十九日,徐州别驾、宁朔将军刘式之急报,刁逵之子刁弥聚数百众反叛,焚毁停靠在京口水寨中的船舰八十余艘,往广陵方向逃窜。
永初三年蒲月二十一日,刘裕龙驭弃世,太子刘义符即位即位,大赦天下,治丧。长沙王刘道怜病重,不能亲临丧礼。
交代完刘义符,刘裕召徐羡之、谢晦、傅亮、檀道济等四人进觐,宣布了遗命。四人跪地涕零,拜见刘义符。
刘裕实在晓得刘义符在外玩乐,本想痛斥他一番,见儿子如此悲切,心中一软。抚着刘义符的头顶,刘裕叹道:“车兵,人终有一死,不必过分哀痛。”
这话不能明说,杨安玄道:“乘丧伐之不敷为美,何况刘裕新死,其势尚存,若兵发江南宋军必高低同心拒战。听闻其子刘义符耽于游乐,将来宋廷必定生乱,等强臣争权变难起时再命将士南下,可轻取刘宋之地。”
拓跋焘大喜,决订婚率三万轻骑北征。
任城公嵇拔道:“雍军势大,结宋抗雍势在必行。臣觉得当派人吊丧,重缔盟好,亦能布义声于天下。”
假想得很完美,真到了京口发明徐州刺史府防备森严,本身所率的百余人估计连府门都杀不出来。
刘裕染疾,徐羡之等重臣住进宫中侍疾,刘义符无人管束,将龙舟移至天渊池(天泉池,今鸡鸣山南古台城内),白日玩乐、晚间便宿在龙舟之上。
除了防着兄弟,刘裕还防着外戚干政,挣扎起家,亲笔书诏:后代如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刘裕身逝的动静传至洛阳,司马德文大喜,召雍公杨安玄商讨灭宋之事。阴友齐、辛何、赵田等文武官员皆以为刘裕一死,刘宋脊梁已断,正可一鼓作气平灭刘宋。
刘裕揽奏伤怀,沈家五子中老迈沈渊子与长半子徐逵之殁于征司马休之之战,老三沈田子丧于沈庆之之手,他最为看重沈林子,不料他也病重。
刁弥见无机可乘,筹办乘船过江,见宋军水寨狼籍不堪,船舰出入无序,因而趁夜放火,不想点着了半边天。
开初刘义符还当真听教,过了两日便左耳进右耳出了,心中嘀咕父皇为我选好了顾命大臣,朝政交给他们打理便是,我自有为而治,何必难堪本身。
遐想起虞丘进、刘钟、向弥等人,刘裕老泪纵横,悲不自胜。徐羡之等人忙上前安慰,刘裕下旨命沈林子到江陵城中好生养病,太病院调派良医前去江陵为沈林子医治,每日将沈林子病况随战报一同送来。
这日精力尚可,刘裕命人叫太子刘义符前来觐见。足足等了半个多时候,刘义符才仓促赶至。
本筹算学当年刘裕京口叛逆那般先篡夺刺史府,砍下刘道怜的人头,然后封闭城门以奉天子司马德文旨意讨伐刘裕征召兵马,能战则战,不能战则从海路逃往北青州,到了洛阳总能得个一官半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