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陶埏》译文[第4页/共10页]
⑤圆鞠:即今之券拱。
瓷坯有两种:一种叫做印器,有方有圆,如瓶、瓮、香炉、瓷盒之类(朝廷用的瓷屏风、烛台也属于这一类)。先用黄泥制成模印,模具或者对半分开,或者高低两截,或者是全部的,将瓷土放入泥模印出瓷坯,再用釉水涂接缝处让两部分合起来,烧出时天然就会完美无缝。另一种瓷坯叫做圆器,包含数不堪数的大小杯盘之类,都是人们的平常糊口用品。圆器产量约占了非常之九,而印器只占此中的非常之一。制造这类圆器坯,要先做一辆陶车。用直木一根,埋上天下三尺并使它安定。暴露空中二尺,在上面安装一上一下两个圆盘,用小竹棍拨动盘沿,陶车便会扭转,用檀木刻成一个盔头戴在上盘的正中。
临清:在今山东。
⑧上高:与下文之丰城均在江西省。
【注释】
制造陶釉的原推测处都有,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用的是一种蕨蓝草。它原是住民所用的柴草,不过三尺长,枝叶像杉树,捆缚它不感到毒手(这类草有几十个称呼,各地的叫法也不不异)。陶坊把蕨蓝草烧成灰,装进布袋里,然后注水过滤,撤除粗的而只取其极细的灰末。每两碗灰末,掺一碗红泥水,搅匀,就变成了釉料,将它蘸涂到坯上,烧成后天然就会呈现光芒。不体味北方用的是甚么釉料。姑苏黄罐釉用的是别的质料。供朝廷用的龙凤器却仍然用松香和知名异作为釉料。
⑧火足止薪之候:火候已足,停止添柴之时。
⑦衢、信两郡:浙江衢州府、江西广信府。
缸窑和瓶窑都不是建在高山上,而是必须建在山冈的斜坡上,长的窑有二三十丈,短的窑也有十多丈,几十个窑连接在一起,一个窑比一个窑高。如许依傍山势,既能够制止积水,又能够使火力逐级向上渗入。几十个窑连接起来所烧成的陶器,此中固然没有甚么高贵的东西,但也是需求好多人合伙合力才气做到的。窑顶的圆拱砌成以后,上面要铺一层约三寸厚的细土。窑顶每隔五尺多开一个透烟窗,窑门是在两侧相向而开的。最小的陶件装入最低的窑,最大的缸瓮则装在最高的窑。烧窑是从最低的窑烧起,两小我面劈面察看火色。大抵陶器一百三十斤,需求用柴一百斤。当第一窑火候充足之时,封闭窑门,再烧第二窑,就如许逐窑烧直到最高的窑为止。
瓷器坯子颠末画彩和上釉以后,装入匣钵(装时如果用力稍重,烧出的瓷器就会凸起变形),匣钵是用粗泥形成的,此中每一个泥饼托住另一个瓷坯,底下空的部分用沙子填实。大件的瓷坯一个匣钵只能装一个,小件的瓷坯一个匣钵能够装十几个。好的匣钵能够装烧十几次,差的匣钵用一两次就坏了。把装满瓷坯的匣钵放入窑后,就开端燃烧烧窑。窑顶有十二个圆孔,这叫做天窗。烧二十四个小时火候就足了。先从窑门生机烧二十个小时,火力从下向上攻,然后从天窗丢进柴火入窑烧四个小时,火力从上往下透。瓷器在高温烈火中软得会像棉絮一样,用铁叉取出一个样品用以查验火候是否已经充足。火候已足了就应当停止烧窑了,合计造一个瓷杯所费的工夫,要颠末七十二道工序才气完成,此中很多细节还没有计算在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