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陶埏》译文[第2页/共10页]
④知名异:一种矿土,可做釉料。
瓦坯形成并枯燥以后,堆砌在窑内,就用柴火烧。有的烧一日夜,也有的烧两日夜,这要看瓦窑里瓦坯的详细数量来定。停火后,顿时在窑顶浇水使瓦片闪现出蓝玄色的光芒,体例跟烧青砖是一样的。垂在檐端的瓦叫做“滴水”瓦,用在屋脊两边的瓦叫做“云瓦”,覆盖屋脊的瓦叫做“抱同”瓦,装潢屋脊两端的各种陶鸟陶兽,都是野生一片一片逐步做成后放进窑里烧成,所用的水和火与浅显瓦一样。
红色的黏土叫做垩土,陶坊用它来制造出精彩的瓷器。我国只要五六个处所出产这类垩土:北方有河北省的定县、甘肃省的华亭、山西省的安定及河南省的禹县,南边有福建省的德化(土出永定县,窑却在福建德化)、江西省的婺源和安徽省的祁门(其他处所出的白土,拿来造瓷坯嫌不敷黏,但能够用来粉刷墙壁)。德化窑是专烧瓷仙、精美人物和玩具的,但分歧用。河北省定县和河南省禹县的窑所烧制出的瓷器,色彩发黄,暗淡而没有光芒。上述统统处所的产品都没有江西景德镇所出产的瓷器好。浙江省的丽水和龙泉两县烧制出来的上釉杯碗,墨蓝的色彩如同青漆,这叫做处窑瓷器。宋、元期间龙泉郡的华琉山山脚下有章氏兄弟建的窑,出品极其宝贵,这就是古玩行所说的哥窑瓷器。
凡郡邑城雉、民居垣墙所用者,有眠砖、侧砖两色。眠砖方长条,砌城郭与民人饶大族,不吝工费直垒而上。民居算计②者,则一眠之上施侧砖一起,填土砾此中以实之,盖省啬之义也。凡墙砖而外,甃地③者名曰方墁砖。榱桷④用以承瓦者曰楻板砖。圆鞠⑤小桥梁与圭门与窀穸⑥墓穴者曰刀砖,又曰鞠砖。凡刀砖削狭一偏面,相靠挤紧,上砌成圆,车马践压不能损陷。
瓷坯有两种:一种叫做印器,有方有圆,如瓶、瓮、香炉、瓷盒之类(朝廷用的瓷屏风、烛台也属于这一类)。先用黄泥制成模印,模具或者对半分开,或者高低两截,或者是全部的,将瓷土放入泥模印出瓷坯,再用釉水涂接缝处让两部分合起来,烧出时天然就会完美无缝。另一种瓷坯叫做圆器,包含数不堪数的大小杯盘之类,都是人们的平常糊口用品。圆器产量约占了非常之九,而印器只占此中的非常之一。制造这类圆器坯,要先做一辆陶车。用直木一根,埋上天下三尺并使它安定。暴露空中二尺,在上面安装一上一下两个圆盘,用小竹棍拨动盘沿,陶车便会扭转,用檀木刻成一个盔头戴在上盘的正中。
⑦百钧:三十斤为一钧。百钧则为三千斤。
②不甚增加少:比器皿所用稍多一些。
附:窑变回青
塑造杯盘,没有牢固的形式,用双手捧泥放在盔头上,拨盘使转。用剪净指甲的拇指按住泥底,使瓷泥沿着拇指扭转向上展薄,便可捏塑成杯碗的形状(初学者塑不好没有干系,因为陶泥能够被几次利用)。工夫深技术谙练的人,便能够做到千万个杯碗仿佛都是用同一个模型印出来的。在盔帽上塑造小坯时,不必加泥,塑中盘和大碗时,就要加泥扩大盔帽,等陶泥晾干今后再加工。用手指在陶车上旋成泥坯以后,把它翻过来罩在盔帽上印一下,稍晒一会儿而坯还保持潮湿时,再印一次,使陶器的形状圆而周正,然后再把它晒得又干又白。再蘸一次水,带水放在盔帽上用利刀刮削两次(执刀必须非常稳定,如果稍有振动,瓷器成品就会出缺口)。瓷坯修好今后便能够在扭转的陶车上画圈。接着,在瓷坯上绘画或写字,喷上几口水,然后再上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