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杀青》译文[第1页/共6页]
⑦尺寸阔狭,槽视帘,帘视纸:尺寸的规格,纸槽要按照纸帘的大小,纸帘要按照所制之纸的大小。
③寸符:一寸宽的文书凭据。
【注释】
造皮纸
【注释】
【原文】
【评析】
制造又长又宽的皮纸,所用的水槽要很宽、纸帘很大,一小我干不了,就需求两小我对抄。如果是棂纱纸,则需求好几小我才行。凡是用来绘画和写条幅的皮纸,要先用明矾水浸过今后才不会起毛。切近竹帘的一面为纸的正面,因为料泥都浮在上面,纸的背面就比较粗。
凡煮竹,下锅用径四尺者,锅上泥与石灰捏弦③,高阔如广中④煮盐牢盆样,中可载水十余石。上盖楻桶,其围丈五尺,其径四尺余。盖定受煮,八日已足。歇火一日,揭楻取出竹麻,入净水漂塘以内洗净。其塘底面、四维⑤皆用木板合缝砌完,以防泥污(造粗纸者,不须为此)。洗净,用柴灰浆过,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铺稻草灰寸许。桶内水滚沸,即取出别桶当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烧滚再淋。如是十余日,天然臭烂。取出入臼受舂(山国⑥皆有水碓),舂至形同泥面,倾入槽内。
⑧竹与皮:竹纸与皮纸。
凡造皮纸长阔者,其盛水槽甚宽,巨帘非一人手力所胜,两人对举荡成。若棂纱,则数人方胜其任。凡皮纸供用画幅,先用矾水荡过,则毛茨不起。纸以逼帘者②为正面,盖料即成泥浮其上者③,粗意犹存也。
②逼帘者:与帘相接的一面。
⑧“事已开于上古”句:宋应星的意义是:把造纸术的发明权记在汉、晋或人的名下,这是不对的。造纸的泉源远在上古,因为当时就应当有最原始的纸,以用来糊窗户、包东西。宋应星的猜测不是没有事理,即纸的雏形应当远早于蔡伦,但若说是起于上古,则推得也太远了。
朝鲜白硾纸,不知用何质料。倭国有造纸不消帘抄者,煮料成糜时,以巨阔青石覆于炕面,其下爇火,使石发热。然后用糊刷蘸糜,薄刷石面,竟然瞬息成纸一张,一揭而起。其朝鲜用此法与否,不成得知。中国有效此法者亦不成得知也。永嘉蠲糨纸④,亦桑穰造。四川薛涛笺⑤,亦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当时薛涛所指,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质料也。
②楻桶:大木桶,但在这里指连同上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楻桶。
③火纸:做冥钱烧用的纸。
【译文】
⑦障风、护物:糊窗户、包东西。
【译文】
近世阔幅者名大四连,一时书文贵重。其废纸洗去朱墨、肮脏,浸烂入槽再造,全省畴前煮浸之力,仍然成纸,耗亦未几。南边竹贱之国,不觉得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顺手拾取再造,名曰“还魂纸”。竹与皮⑧,精与粗,皆同之也。若火纸、糙纸,斩竹煮麻、灰浆水淋,皆同前法。惟脱帘以后不消烘焙,压水去湿,日晒成干罢了。
④“所谓‘达成’”句:宋应星持续为他的纸起于上古说停止论证,对“达成”、“汗青”做了本身的了解,即都是造纸的工序,而“简”就是纸的别号。这些说法明显是不精确的。
盛唐期间,很时髦拜神祭鬼,祭奠时烧纸钱而不再烧帛(纸钱北方则用切条,名为板钱),因此这类纸叫火纸。湖南、湖北一带迩来的风另有的华侈到一次烧火纸就达到上千斤的。这类纸非常之七用于祭奠,非常之三供人平常所用。此中最粗糙的厚纸叫做包裹纸,是用竹麻和隔年晚稻的稻草制成的。铅山等县出产的柬纸,美满是用细竹料加厚抄成的,用以举高代价。此中最上等的纸称为官柬纸,供富朱紫家制作名片所用。这类纸丰富而没有粗筋,如果把它染红用做办丧事的红“吉帖”,就要先用明矾水浸过,再染上红花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