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杀青》译文[第2页/共6页]
⑥山国:此指南边山区。
朝鲜白硾纸,不知用何质料。倭国有造纸不消帘抄者,煮料成糜时,以巨阔青石覆于炕面,其下爇火,使石发热。然后用糊刷蘸糜,薄刷石面,竟然瞬息成纸一张,一揭而起。其朝鲜用此法与否,不成得知。中国有效此法者亦不成得知也。永嘉蠲糨纸④,亦桑穰造。四川薛涛笺⑤,亦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当时薛涛所指,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质料也。
【注释】
刺:名帖,相称于明天的名片,是在拜访别人时通报所用。
④蠲糨(juān jiànɡ)纸:为五代时温州(即永嘉)所造,吴越国王钱镠以贡此纸者蠲其赋税,故名蠲纸。
宋先生说:事物的精华、六合的奇妙,从当代传到现在,从中原到达边陲,使厥后人能够了然于心,那是用甚么东西记录下来的呢?君主与臣下互换定见,教员传讲课业给门生,如果只是仰仗喋喋不休的口头说话,那又能处理多少题目呢?但是只要有短短一张文符或者是半册讲义,就能把有关事物的事理阐述清楚,就能使号令流行天下,疑问也会如同冰雪熔化一样地消释。自从世上有了纸以后,聪明的人和痴顽的人都从中受益不浅。纸是以竹骨和树皮为质料形成的。撤除树木的青色外层就形成了白纸,因而诸子百家的万卷图书才有了誊写和印刷的物质根本。邃密的纸用在这方面,而粗糙的纸则用来挡风和停止包装。造纸的事早在上古时就已经开端了,但却有人把它说成是汉、晋时由某小我所发明,这类见地是多么地浅薄啊!
③泥与石灰捏弦:弦指锅的边沿,捏弦即把边沿透气之处用灰泥封死。
【注释】
①竹枧:毛竹做的水管或水槽。
凡抄纸槽,上合方斗,尺寸阔狭,槽视帘,帘视纸⑦。竹麻已成,槽内净水浸浮其面三寸许。入纸药水汁于此中(形同桃竹叶,方语无定名),则水干自成洁白。凡抄纸帘,用刮磨绝细竹丝编成。展卷伸开时,下有纵横架框。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厚薄由人伎俩,轻荡则薄,重荡则厚。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以板压。俏绳入棍,如榨酒法,使水气净尽流干。然后以轻微铜镊逐张揭起焙干。凡焙纸先以土砖砌成夹巷,下以砖盖巷空中,数块以往,即空一砖。火薪重新穴烧发,火气从砖隙透巷外,砖尽热,湿纸逐张贴上焙干,揭起成帙。
朝鲜的白硾纸,不晓得是用甚么质料做成的。日本有些处所造的纸不消帘抄,制作体例是将纸料煮烂以后,将广大的青石放在炕上,鄙人面烧火而使石发热,用刷子把纸浆薄薄地刷在青石面上,揭一次就是一张纸。朝鲜是不是用这类体例造纸,我们不得而知。中国有没有效这类体例,也不清楚。温州的蠲糨纸也是用桑树皮造的。四川的薛涛笺,则是以木芙蓉皮为质料,煮烂然后插手芙蓉花的汁,做成彩色的小幅信纸。这类做法能够是当时薛涛小我提出来的,以是“薛涛笺”的名字传播到明天。这类纸的长处是色彩都雅,而不是因为它的质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