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下篇 珠玉》译文[第3页/共8页]
②雷、廉二池:雷州府,治在今广东雷州半岛之海康。廉州府,治在今广西合浦。
【注释】
属于红色和黄色的宝石有:猫精、靺羯芽、星汉砂、虎魄、木难、酒黄、喇子等。猫精石是黄色而稍带些红色。最贵的虎魄叫瑿(音依,代价是黄金的五倍),红中而微带玄色。但在白日看起来倒是玄色的,在灯光下看起来却很红。木难纯属黄色,喇子纯属红色。畴前不知哪个随口妄言的人在“松树”条目下加注茯苓,又注释为虎魄,真是陋劣好笑!
凡玉入中国,贵重用者尽出于阗①汉时西国名,后代或名别失八里②,或统服赤斤蒙古③,定名未详葱岭④。所谓蓝田,即葱岭出玉别地名,而后代误觉得西安之蓝田⑤也。其岭水发源名阿耨山,至葱岭分界两河,一曰白玉河,一曰绿玉河。后晋人高居诲作《于阗路程记》⑥,载有乌玉河⑦,此节则妄也。
凡玉唯白与绿两色。绿者中国名菜玉,其赤玉、黄玉之说,皆奇石、琅玕之类。价即不下于玉,然非玉也①。凡玉璞根系山石流水。未推出位时,璞中玉软如绵絮②,推出位时则已硬,入尘见风则愈硬。谓人间揣摩有软玉,则又非也。凡璞藏玉,其外者曰玉皮,取为砚托之类,其价无几。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缺点者,古者帝王取觉得玺。所谓连城之璧③,亦不易得。其纵横5、六寸无瑕者,治觉得杯斝,此已当时重宝也。
【译文】
凡珠生止有此数,采纳太频,则其生不继。经数十年不采,则蚌乃安其身,繁其子孙而广孕宝质。所谓“珠徙珠还”,此煞定死谱,非真有清官感化也⑩(我朝弘治中,一采得二万八千两。万历中,一采止得三千两,不偿所费)。
【注释】
②别失八里:今新疆东北部乌鲁木齐市四周,元朝于此地置宣慰司、都元帅府。按别失(besh)为“五”,八里(balik)为“城”,故别失八里意为“五城”,这里并非于阗。切当地说,于阗地点的新疆,明朝称亦力把里。
含玉的石不藏于深土,而是在靠近山间河源处的激流河水中激映而生。但采玉的人并不去原产地采,因为河水流急而无从动手。待夏天涨水时,含玉之石随湍流冲至一百里或二三百里处,再在河中采玉。玉是感受月之精光而生,以是本地人沿河取石多是在春季明月之夜,守在河处察看。含玉之石堆聚的处所,就显得那边的月光倍加敞亮。含玉的璞石随河水而流,免不了要异化些浅滩上的乱石,只要采出来颠末辨认而后才知何者为玉、何者为石。
【原文】
别的,唯西洋琐里①有异玉,平时红色,晴日下看映出红色,阴雨时又为青色,此可谓之玉妖②,尚方有之。朝鲜西北太尉山有千年璞,中藏羊脂玉③,与葱岭美者元殊异。其他虽有载志,闻见则未经也。凡玉由彼地缠头回其俗,人首一岁裹布一层,老则痴肥之甚,故名缠头回子。其国王亦谨不见发。问其故,则云见发则岁凶荒,好笑之甚,或溯河舟,或驾橐驼,经庄浪入嘉峪,而至于甘州与肃州④。中国贩玉者,至此互市得之,东入中华,卸萃燕京。玉工辨璞高低订价,而后琢之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