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乃粒》译文[第4页/共15页]
播种后,要勤于锄草。锄草要用宽面大锄。麦苗生出来后,锄得越勤越好(有锄三四次的),杂草锄尽,田里的全数肥分就都能够用来结成饱满的麦粒了。工夫勤奋,草就轻易除净,这在南边和北方都是一样的。
⑤膏田:肥饶之田。
【注释】
③函:此指刚生出尚未展开的新叶。
③芸苔:油菜。
③徽号两言:即指“神农”二字。
③捻头、环饵、馒首、汤料:大抵相称于明天的花卷、面饼、馒头及汤面馄饨之类。
③秬(jù):黑黍。
②厥土坟垆易解释:其土质疏松易于分化。
⑦溲浆:做粉剩下的浆汁再经发酵。
一种绿豆,圆小如珠。绿豆必小暑方种,未及小暑而种,则其苗伸展数尺,结荚甚稀。若过期至于处暑,则随时着花结荚,颗粒亦少。豆种亦有二,一曰摘绿,荚先老者先摘,人每日而取之。一曰拔绿,则至期老足,竟亩⑤拔取也。凡绿豆磨澄晒干为粉,荡片搓索⑥,食家贵重。做粉溲浆⑦灌田甚肥。凡畜藏绿豆种子,或用地灰、石灰、马蓼,或用黄土拌收,则四蒲月间不愁空蛀。勤者逢晴频晒,亦免蛀。凡已刈稻田,夏秋种绿豆,必长接斧柄,击碎土块,产生⑧乃多。
姑苏一带的农夫用铁锄代替犁,是以不消耕牛。我以为费事的农户,如果合计一下采办耕牛的本钱和水草饲料的用度以及被盗窃、抱病和灭亡等不测丧失,倒还不如用人力耕耘划算些。比方说,有牛的农户能耕作十亩农田,而没牛的农户用铁锄,勤奋些也能种上前者田数的一半,既然是没有牛,在秋收以后,也就不必考虑在田里种牛饲料及放牧的费事事儿,同时能够腾脱手来莳植豆、麦、麻、蔬菜等作物了。如许,用二次收成来赔偿荒废了的那一半地步的丧失,仿佛也就和有牛的家庭差未几了。
②腻:肥土。
⑥后稷:传说中尧、舜时大臣,掌农之官,又与大禹一起治水。别名弃,为周之鼻祖,故其事详于《史记.周本纪》中,云:“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例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
一种小豆,赤小豆入药有奇功,白小豆(一名饭豆)当餐助嘉谷。夏至下种,玄月收成,种盛江淮之间。
稻灾
浅水池和小水沟,如果安设不下长水车,便能够利用几尺长的手摇水车。一小我用两手握住摇把敏捷转动,一天的工夫能灌溉两亩地步。扬州一带利用几扇帆船,以风力动员水车,刮风时水车扭转,风停止水车不动。这类车是专为排涝利用的,解除积水以便于栽种。因为是用来排涝而不是用于取水灌溉的,以是并不适于抗旱。至于利用桔槔和辘轳取水灌溉,那工效就更加低了。
秧苗自返青到抽穗健壮,早熟稻每蔸需求水量三斗,晚熟稻每蔸需水量五斗,如果没有水就会枯死(将近收割之前如果贫乏一升水,谷粒数量固然还是那么多,但米粒会变小,用碾或臼加工的时候,也会多有破裂),这是第七种灾害。在引水灌溉方面,人们的聪明才干已经获得充分的阐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