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乃粒》译文[第2页/共15页]
凡种绿豆,一日以内遇大雨扳土⑨则不复活。既生以后,防雨水浸,疏沟浍以泄之。凡耕绿豆及大豆地步,耒耜欲浅,不宜深切。盖豆质根短而苗直,耕土既深,土块曲压,则不生者半矣。“深耕”二字不成施之菽类,此先农之所未发者。
③函:此指刚生出尚未展开的新叶。
南边平原的稻田,大多都是一年两栽两熟的。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不是粳稻。六月割完早稻,地步颠末犁耙后,插再生秧。这类秧是在腐败就和早稻秧同时播种的。早稻秧一天缺水就会死,而这类秧颠末四月和蒲月两个月,任凭曝晒和干旱都不怕。这是一种分歧的范例。晚稻碰到春季多好天时,就要常常不竭地注水。农家如许辛苦的劳动,是为了酿造春酒的需求。水稻缺水十天就会要死掉。但厥后却从中窜改出一种旱稻,是不黏的粳稻,即便在高山上也可莳植,这又是一种变异的范例。另有一种香稻,因为它有香气,凡是专供富朱紫家享用。然产量很低,也没有甚么滋补的好处,不值得倡导。
凡稻撒种时,或水浮数寸,其谷未即沉下,骤发疯风,堆积一隅,此二灾也。谨视风定而后撒,则沉匀成秧矣。凡谷种生秧以后,防雀聚食,此三灾也。立标飘荡鹰俑①,则雀可驱矣。凡秧沉脚不决,阴雨连缀,则损折过半,此四灾也。邀天②晴霁三日,则粒粒皆生矣。凡苗既函以后,亩土肥泽连发,南风薰热,函③内生虫(形似蚕茧),此五灾也。邀天遇西风雨一阵,则虫化而谷生矣。凡苗吐穑④后,暮夜“鬼火”游烧,此六灾也。此火乃朽木腹中放出。凡木母火子⑤,子藏母腹,母身未坏,子性千秋不灭。每逢多雨之年,孤野宅兆多被狐狸穿塌。此中棺板为水浸,朽烂之极,所谓母质坏也。火子无附,脱母飞扬。然阴火不见阳光,直待日没傍晚,此火冲隙而出,其力不能上腾,飘游不定,数尺而止。凡禾、穑叶遇之立即焦炎。逐火之人见他处树根放光,觉得鬼也,奋梃击之,反有“鬼变枯柴”之说。不知向来鬼火见灯光罢了化矣(凡火未经人间传灯者⑥,总属阴火,故见灯即灭)。
⑧诟詈(ɡòu lì):唾骂。
麻类既能够作粮食又能够作油料的,只要大麻和胡麻两种。胡麻就是芝麻,传闻是西汉期间才从中亚的大宛国传来的。古时把麻列为“五谷”之一,如果是专指大麻,莫非是得当的吗?在我看来,当代《诗经》《尚书》中所说“五谷”中的麻,或者已经绝种了,或者就是豆、粟中的某一种,厥后逐步被传错了称呼,这都很难肯定。
⑥荡片搓索:做成粉皮,搓成粉条。
①社种:古时以立春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时在春分之前。
总名
【译文】
一种是蚕豆,它的豆荚像蚕形,豆粒比大豆要大。八月下种,第二年四月收成,浙江西部地区的人在桑树下遍及莳植。本来有树叶粉饰,作物就长不好,但蚕豆和豌豆比及树叶富强时,已经结荚长成豆粒了。在湖北襄河和汉水上游一带,蚕豆很多并且代价便宜,当作粮食来吃,其代价并不比黍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