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乃服》译文[第6页/共19页]
⑤短褐:古时贫民穿的短粗毛衣。
【原文】
结花本
缫丝用的茧,必须挑选茧形油滑端方的单茧,如许缫丝时丝绪就不会乱。如果是双宫茧(即两条蚕共同结的茧)或由四五条蚕一起结的同宫茧,就应当挑出来造丝绵。如果用来缫丝,丝就会太粗而轻易断头。
蚕浴
【原文】
③两接:两截。
【译文】
【注释】
相传蚕丝是黄帝的老婆嫘祖发明的。她在桑树上看到吃桑叶的蚕,厥后蚕结茧,她把茧取下来,发明上面是一层层的丝,亮光又柔嫩。她想,如果能把丝抽下来织成布料必然很好,以是脱手抽丝。但用手重易抽断,厥后她把茧先用热水烫过再抽,就很轻易了。这只是官方传说,但是我们能够公道地假定当初的先民发明树上野蚕的茧能够抽丝,并且还能够拿来织裁缝料,厥后才渐渐把野蚕培养立室蚕,专门用来结茧抽丝。
【译文】
④综:织机上使经线高低交叉以受纬线的部件。
腰机式
蚕种
②听:筹办。治丝、扩绵:缫丝、制丝绵。
种类
【译文】
③腾筐:养蚕欲洁,为断根蚕筐中的蚕粪及残叶,须将蚕移入另一筐内,称腾筐。
【译文】
对蚕种停止浸浴的只要嘉兴、湖州两个处所。湖州多采取天露浴法和石灰浴法,嘉兴则多采取盐水或卤水浴法。每张蚕纸用从盐仓流出来的卤水约两升掺水倒在一个盆盂内,纸便会浮在水面上(石灰浴仿照此法)。每逢腊月开端浸种,从腊月十二日到该月二十四日,共浸浴十二天,到时候就把蚕纸捞起,用微火将水分烤干。然后谨慎妥当保管在箱、盒里,不让蚕种受半点儿风寒湿气,一向比及腐败节时才取出蚕卵停止孵化。天露浴的时候与前述体例不异。将蚕纸摊开平放在屋顶的竹篾盘上,将蚕纸的四角用小石块压住,任凭它接受霜雪、风雨、雷电吹打,放够十二天后再收起来。用前述不异体例收藏起来比及时候再用。大抵是孱羸的蚕种颠末浴种就会死掉不出,以是不会华侈桑叶,并且如许措置后蚕吐丝也多。而对于一年中孵化、豢养两次的“晚蚕”则不需求浴种。
②腰尻:腰部和臀部。
①谙练:即煮练。操纵化学药剂撤除丝胶的过程。
①牵边:织边。
穿经
②格局:格式,模样。
②五官百体:人体的各种器官。
凡丝议织时,最早用调①。透光檐端宇下以木架铺地,植竹四根于上,名曰络笃。丝匡竹上,其傍倚柱高八尺处,钉具斜安小竹偃月挂钩,悬搭丝于钩内,手中执籰旋缠,以俟牵经织纬之用。小竹坠石为活头②,接断之时,扳之即下。
【原文】
别的一种羊叫做“矞羊”(西部民族的称呼),唐朝末期才从西域地区传入。这类羊外毛不是很长,内毛很金饰,用来织绒毛布。陕西人把它叫做山羊,以此辨别于绵羊。这类羊先从西域地区传到甘肃临洮,现在以兰州为最多,以是金饰的毛布都出自甘肃兰州,是以别名兰绒。少数民族把它叫做孤古绒,这是相沿它起先的名字。山羊的细毛绒也能够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绒,是用梳子从羊身上梳下来的,打成线织成绒毛布,有褐子或把子等称呼;另一种叫做拔绒,是细毛中比较邃密的,用两个手指甲逐条从羊身上拔下,打成线织成绒毛布。如许织成的毛布,摸起来像丝织品那样光滑柔嫩。每人打线辛苦一天也只能获得一钱重的毛料,要花半年才够织成一匹织品的质料。如果是用掐绒打成线,一天能比拔绒多好几倍。打绒线的时候,用铅锤坠着线端,用手宛转揉搓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