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乃服》译文[第17页/共19页]
①缘木:爬树。
②为挟纩温衾、袄者,就此止功:棉花经赶、弹以后,即成棉絮,可用来做棉被、棉袄,故曰可“就此止功”。
①软综:即绞综,以软线制成,用以织平纹。
①丝车:即缫车。
【译文】
①圆正:形状油滑、端方。
②铤:丝锭。
【原文】
③漆家以盛布灰:漆匠用以蘸灰,磨拭漆器使光。
枲著
绵羊有两种,一种名叫蓑衣羊,剪下它的细毛用来制成毛毡或者绒片,天下各地的绒帽、绒袜子等质料都来自于这类羊。在古时候西域的羊还没有传到本地之前,专门为贫民制作的粗陋的毛布衣,就是用的这类羊毛。毛布只要粗糙的而没有太精美的。现在的粗毛布,有的也是用这类羊毛织成的。这类羊在徐州、淮河道域豢养得很多。南边只要浙江湖州豢养绵羊,一年当中剪羊毛三次(绵羊夏季不长新毛)。每只羊的毛一年都能够获得做三双绒袜的质料。一只公羊和一只母羊配种后可生两只小羊,以是一个北方家庭如果豢养一百只绵羊,一年便能够支出一百两银子。
【原文】
双茧和缫丝后残留在锅底的碎丝断茧,以及种茧出蛾后的茧壳,丝绪都已断乱,不能再用来缫丝,只能用来造丝绵。将这些造丝绵的茧子用稻灰水煮过(不宜用石灰)以后,倒在净水盆内。将两个大姆指的指甲剪洁净,用指头顶开四个蚕茧,套在左手并拢的四个指头上作为一组,持续套入四个蚕茧后,取下,为一个小抖。做完四组,再用两手拳头把它们一组一组地顶开,拉宽到必然范围,连拉四个小抖共十六个茧,然后套在小竹弓上,这就是庄子所说的“洴澼絖”。
【译文】
【原文】
【译文】
【译文】
布衣
凡蚕纸用竹木四条为方架,高悬通风避日梁枋之上,其下忌桐油、烟煤火气。冬月忌雪映,一映即空。遇大雪下时,即忙收贮,明日雪过,仍然吊挂,直待腊月浴藏。
浆丝用的糊要用揉面筋沉下的小粉为质料。织纱、罗的丝必必要浆过,织绫和绸的丝则能够浆也能够不浆。有些丝染过色后落空了本来的特性,就要用牛胶水来浆,这类纱叫“清胶纱”。浆丝的糊料要放在梳筘上,来回推移梳筘使丝浆透,放干。如果气候阴沉,丝很快就无能,阴天时就要借助风力把丝吹干。
过糊
做棉衣和棉被御寒,采取丝绵的人只要百分之一,其他的都是用的棉絮。当代的棉袍,大抵相称于明天人们凡是所说的胖袄(大棉袄,江西土语)。将棉花弹松今后,按照衣被的式样套出来。新的穿盖起来既轻柔又和缓,用过几年今后,就会变得紧实板结,逐步反面缓了,这时再将棉花取出来弹坚固,重新装制,又会变得像本来一样和缓了。
蚕由蛹变成蚕蛾,需求颠末约十天的时候才气破茧而出,雌蛾和雄蛾数量大抵相称。雌蛾伏着不活动,雄蛾振动两翅飞扑,碰到雌蛾就要交配,交配半天乃至一天赋脱身。分开以后,雄蛾因体内精力干枯而死,雌蛾立即就开端产卵。用纸或布来承接蚕卵,各地的风俗有所分歧(嘉兴和湖州利用桑皮做的厚纸,第二年仍然能够再利用)。一只雌蛾可产卵二百多粒,所产下的蚕卵天然地粘在纸上,一粒一粒均匀放开,天然无一堆积。养蚕的人把蚕卵保藏起来,筹办第二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