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乃服》译文[第12页/共19页]
蚕浴
【原文】
【原文】
采摘桑叶,必必要用剪刀,以嘉兴桐乡出的铁剪刀最为锋利,其他处所出产的都比不上桐乡的好。桑树颠末剪枝以后,重生枝条一个月后就会长出很多叶子,枝条也就很富强了,并且还便于采摘。再生枝条的桑叶,农历蒲月份便可用来豢养晚蚕,当时就只采摘桑叶而不再停止剪枝了。第二茬的桑叶在摘取今后,第三茬叶子到春季又长得很富强了,浙江人让它经霜自落,然后将落叶全都清算起来,用来豢养绵羊,剪取更多羊毛,从而能获得更加可观的收益。
⑧杼柚:都是织机上的梭子,一纬一经。《诗.小雅.大东》:“杼柚其空。”朱熹《诗集传》:杼,持纬者;柚,受经者。
③啖(dàn):豢养。
【原文】
羊皮裘母贱子贵。在腹者名曰胞羔(毛文略具),初生者名曰乳羔(皮上毛似耳环脚),三月者曰跑羔,七月者曰走羔(毛文渐直)。胞羔、乳羔为裘不膻。古者羔裘为大夫之服,今西北缙绅亦贵重之。其老迈羊皮硝熟为裘,裘质痴重,则贱者之服耳,然此皆绵羊所为。若南边短毛革,硝其鞟②如纸薄,止供画灯之用罢了。服羊裘者,腥膻之气习久而俱化,南边不习者不堪也。然寒凉渐杀,亦无所用之。
凡桑叶无土不生。嘉、湖用枝条垂压,本年视桑树傍生条,用竹钩挂卧,逐步近空中,至冬月则抛土压之,来春每节生根,则剪开他栽。其树精华皆聚叶上,不复活葚与着花矣。欲叶便剪摘,则树至七八尺即斩截当顶,叶则婆娑可扳伐,不必乘梯缘木①也。其他用子种者,立夏桑葚紫熟时取来,用黄泥水搓洗,并水浇于空中,本秋即长尺余。来春移栽,倘灌粪勤奋,亦易长茂。但间有生葚与着花者,则叶最薄少耳。又有花桑,叶薄不堪用者,其树接②过,亦生厚叶也。
①棉花古书名枲麻:枲即麻之雄株,与棉花无涉。棉花所织成之布,称白叠,为木棉所织成。见《史记.货殖传记》裴驷注。应在东汉时传入中华。《水经注》有“吉贝”,亦木棉之布。
【注释】
【注释】
【译文】
【原文】
③坚泽:健壮,有光芒。
凡蚕食叶足候①,只争时候。自卵出茧,多在辰巳二时,故老足②结茧亦多辰巳二时。老足者,喉下两胸透明,捉时嫩一分则丝少。过老一分,又吐去丝,茧壳必薄。捉者眼法高,一只不差方妙。玄色蚕不见身中透光,最难捉。
做棉衣和棉被御寒,采取丝绵的人只要百分之一,其他的都是用的棉絮。当代的棉袍,大抵相称于明天人们凡是所说的胖袄(大棉袄,江西土语)。将棉花弹松今后,按照衣被的式样套出来。新的穿盖起来既轻柔又和缓,用过几年今后,就会变得紧实板结,逐步反面缓了,这时再将棉花取出来弹坚固,重新装制,又会变得像本来一样和缓了。
【译文】
【注释】
【注释】
蚕在二眠之前,腾筐的体例都是用尖圆的小竹筷子把蚕夹畴昔。二眠今后就用不着竹筷子,能够直接用手捡了。腾筐次数的多少关头在于人是不是真的勤奋。如果人懒得腾筐,堆积的残叶和蚕粪太多了,就会变得湿热,偶然常常会把蚕给压死。蚕老是先吐丝而后一齐就寝。在这个时候腾筐,需求把琐细的残叶都拣洁净了,如果另有粘着丝的残叶留下来的话,蚕觉醒以后,哪怕只吃一口残叶也会抱病胀死。三眠过后,如果气候非常酷热,就应当从速搬到宽广风凉的房间里,但也忌受风。大眠以后,要喂食十二次桑叶今后再腾筐,腾筐次数太多,蚕吐的丝就会变得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