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乃服》译文[第10页/共19页]
造绵
①胥此出焉:俱由此出。
蚕在卵期受的病害,已经在前面谈过了。蚕孵化出来后要制止湿热、堆压,这关头在于养蚕人的事情状况。在蚕初眠腾筐时,用漆盒装的,就不要盖上盖,以便于水分蒸发。当蚕将要病发的时候,脑部透明发亮,满身发黄,头部垂垂变大而尾部渐突变小。别的,有些蚕在该就寝的时候仍然游走不眠,吃的桑叶又未几,这都是病态的表示。应当当即遴选出去抛弃,以免感染蚕群。安康而光彩夸姣的蚕必然会在叶面上就寝,压在桑叶上面的蚕,不是体弱,就是不安康的,所结的蚕茧也薄。那种结茧、吐丝都不按法则形状摆列而是胡乱吐丝结成疏松丝窝的,是不普通的蚕而不是懒于活动的蚕。
②不忌泥涂叶者:桑叶沾泥,则蚕不食,只要此种蚕不忌。
②筘(kòu):织筘为织机之部件,呈梳状,将经线穿入梳齿,使其按必然宽度摆列,以节制织品的宽度,故又称定幅筘。
湖绵独白净清化者,总缘伎俩之妙。上弓之时,惟取快速,带水扩开。若稍缓,水流去,则结块不尽解,而色不纯白矣。其治丝余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纩”。凡取绵野生,难于取丝八倍,竞日只得四两余。用此绵坠打线③织湖绸者,价颇重。以绵线登花机者名曰花绵,价尤重。
②听:筹办。治丝、扩绵:缫丝、制丝绵。
【译文】
【注释】
凡害蚕者,有雀、鼠、蚊三种。雀害不及①茧,蚊害不尽早蚕,鼠害则与之相终始。防驱之智是不一法②,唯人所行也(雀屎黏叶,蚕食之立即死烂)。
【评析】
【注释】
朝鲜棉布的织布体例与此不异,只是对西洋的棉布还没有停止研讨,也不体味那边机织上的特性。棉布上能够织出云花、斜纹、象眼等斑纹,都是仿照花机的丝织品的花腔而织出的。但既然叫做布衣,用最俭朴的织法也就行了。每十产业中必有一架织机,可见织机在百姓顶用得非常遍及。是以也就不必附图了。
丝织品织成今后还是生丝,要颠末煮练以后,才气成为熟丝。煮练的时候,用稻秆灰加水一起煮,并用猪胰脂浸泡一晚,再放进水中洗濯,如许丝色就能很素净。如果是用乌梅水煮的,丝色就会差些。用早蚕的蚕丝为经线,晚蚕的蚕丝为纬线,煮过今后,每十两会减轻三两。如果经纬线都是用上等的早蚕丝,那么十两只减轻二两。煮过以后要用热水洗掉碱性并当即绷紧晾干。然后用磨光滑的大蚌壳,用力将丝织品全面地刮过,使它现出光芒来。
【原文】
织杭西和罗地等绢与轻素等绸,织银条和巾帽等纱,都不必利用提花机,而只用小织机便能够了。织匠用一块熟皮当靠背,操纵时端赖腰部和臀部用力,以是又叫做腰机。各地织葛、苎麻、棉布的,都用这类织机。织品更加整齐健壮而具有光芒,只是可惜这类机器的织法至今还没有遍及传开呢。
①蚕妙:幼蚕。
【原文】
凡蚕形亦有纯白、虎斑、纯黑、斑纹数种,吐丝则同。今敝宅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一异也。野蚕自为茧,出青州、沂水③等地,树老即自生。其丝为衣,能御雨及垢污。其蛾出即能飞,不传种纸上。他处亦有,但希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