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粹精》译文[第1页/共6页]
收成小麦的时候,用手握住麦秆摔打脱粒,和稻子手工脱粒的体例不异。去掉秕麦的体例,北方多用扬场的体例,这是因为风车的利用还没有提高天下。扬场不能在屋檐下,并且必然要等有风的时候才气停止。没有风或者下雨时都不能扬场。
凡水碓,山国之人居河边者之所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人乐为之。引水胜利,即筒车灌田同一轨制也。设臼多寡不一。值流水少而地窄者,或两三臼;流水洪而地室宽者,即并列十臼无忧也。
小米是如许加工的:扬净后获得实粒,舂后获得小米,磨后获得小米粉。撤除风扬、车扇两法外,另有一种簸法。簸法是用蔑条编成圆盘,把谷子铺在上面,均匀地扬簸。轻的扬到前面,就从箕口丢弃地下。重的留在前面,那就是饱满的实粒了。小米加工用的舂、磨、扬、播等东西,已经胪陈于《攻稻》《攻麦》两节中。只是小碾这个东西,在《攻稻》《攻麦》两章节没有谈到。北方加工小米,在家里安设一个石墩,中间高,四边低,边沿不开槽。碾石是长圆形的,仿佛牛拉的石磙子,两端插上木柄。碾时,把谷子铺在墩上,妇女两人面劈面,相互用手交代碾柄来碾压。米落到碾的边沿时,就顺手用小扫帚扫出来。家里有了这类东西,就用不着杵臼了。
凡磨大小无定形,大者用肥健力牛曳转,其牛曳磨时用桐壳掩眸,不但是眩晕。其腹系桶以盛遗,不但是秽也。次者用驴磨,斤两稍轻。又次小磨,则止用人推挨者。
凡稻最好者九穰一秕①,倘风雨不时,耘耔失节,则六穰四秕者容有之。凡去秕,南边尽用风车扇去。北方稻少,用扬法,即以扬麦、黍者扬稻,盖不若风车之便也。
③不及则粗,过分则粉:用力不及则米粗,用力过大则米碎。
④信郡:广信府,今江西上饶一带。
凡小麦其质为面。盖精之至者,稻中再舂之米;粹之至者,麦中重罗之面也。
②郁坏:受潮而变质。
磨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规格,大的磨要用肥壮有力的牛来拉。牛拉磨时要用桐壳遮住牛的眼睛,不然牛就会转晕了。牛的肚子上要系上一只桶用来盛装牛的分泌物,不然就会把面弄脏了。小一点的磨用驴来拉,重量相对较轻些。再小一点的磨则只需用人来推。
碾则是用石头砌成的,碾盘和转轮都是用石头做的。用牛犊或马驹来拉碾都能够,随人自便。一头牛干一天的劳动量,相称于五小我一天的劳动量,但是要碾的稻谷必须是晒得很枯燥的,略微潮湿一点儿,米就细碎了。
凡豆菽刈获,少者用枷,多而省力者仍铺场,骄阳晒干,牛曳石赶而压落之。凡打豆枷,竹木竿为柄,其端锥圆眼,拴木一条,长三尺许,铺豆于场,执柄而击之。凡豆击以后,用电扇扬去荚叶,筛以继之,嘉实洒然入廪④矣。是故舂、磨不及麻,硙碾不及菽⑤也。
【注释】
芝麻收割后,在骄阳下晒干,扎成小把,然后两手各拿一把相互拍打,芝麻壳就会裂开,芝麻粒也就脱落了,上面用席子承接。芝麻筛和小的米筛形状不异,但筛眼比米筛密五倍。芝麻粒从筛眼中落下,叶屑和碎片等杂物浮在筛上抛掉。
凡牛、马与水磨,皆悬袋磨上,上宽下窄。贮麦数斗于中,溜入磨眼。人力所挨则不必也。